|
问题讨论与思考
|
|
|
|
|
|
| 磷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的主要组成及pH计算* |
| 李艾华**, 余凡, 朱天容 |
|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
|
| Main Composition and pH Calculation of the Solution of Phosphoric Acid and Sodium Hydroxide |
| LI Ai-Hua**, YU Fan, ZHU Tian-Rong |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 China |
|
|
摘要:磷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的组成较为复杂,氢离子浓度的计算较为繁琐。但在pH的近似计算中,通常只需考虑2者混合后溶液的主要组成,根据主要组成再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即可,因此分析混合后溶液的主要组成成为此类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的关键。首先分析了磷酸和氢氧化钠以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溶液的主要组成,重点讨论和导出了2者混成不同缓冲溶液的有关计算公式,公式规律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和应用。
|
|
| 关键词: 磷酸,
氢氧化钠,
缓冲溶液,
pH计算
|
|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3079);武汉市教育局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7071) |
|
通讯作者:
**E-mail: 786135183@qq.com
|
| 引用本文: |
|
李艾华, 余凡, 朱天容. 磷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的主要组成及pH计算*[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0): 90-92
|
|
| [1] |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3
|
| [2] |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分析化学.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2-119
|
| [3] |
呼世斌,瞿彤宇. 无机及分析化学.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3
|
| [4] |
魏祖期. 基础化学.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
|
| [5] |
尤大衡,方跃.大学化学,1991,6(3):16-19
|
| [6] |
马安德,龙菲,潘加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2):76-81
|
| [7] |
徐俊龙,吴文中,申燕.化学教育,2016,37(23):64-67
|
| [8] |
邵利民. 分析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 [9] |
邵利民,虞正亮.化学通报,2012,75(2):188-192
|
| [1] |
林水啸, 林默君. 不平“钒”的金属元素*[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7): 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