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
|
|
|
|
|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戴小敏**, 冯凌竹, 李佳欣 |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622 |
|
University Chemistr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tassium Ferrioxalate |
DAI Xiao-Min**, FENG Ling-Zhu, LI Jia-Xin |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
|
摘要: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内容为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为原料水相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配离子电荷,重点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磁矩、XRD和热稳定性等。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配合物组成为K3[Fe(C2O4)3]·3H2O,产率90.0%;电子光谱吸收峰数值小于350~400 nm,是由配体到中心离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红外光谱归属推断配合物中存在双齿或螯合的草酸根;配合物磁矩为5.16 B.M.,中心离子Fe3+的杂化态为sp3d2,配合物为高自旋的外轨配合物,八面体结构。通过该实验,学生能够理解配合物制备、组成测定和结构表征系列实验的原理,熟悉各种现代测试技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
|
关键词: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制备,
电子光谱,
红外光谱,
磁矩,
综合化学实验
|
|
基金资助:*大连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大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18 |
通讯作者:
**E-mail:897640972@qq.com;daixiaomin@dlu.edu.cn
|
引用本文: |
戴小敏, 冯凌竹, 李佳欣.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结构表征*[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4): 56-61
|
|
[1] |
胡锴,陶海燕,刘欲文,等.大学化学,2013,28(2):57-59
|
[2] |
钟国清.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73-177
|
[3] |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 无机化学实验. 2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60-167
|
[4] |
徐伟亮. 基础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5-321
|
[5] |
蔡维平. 基础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74-279
|
[6] |
蔡炳新,陈贻文. 基础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7-210
|
[7] |
孟长功,辛剑. 基础化学实验.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9-233
|
[8] |
袁书玉. 无机化学实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33-136
|
[9] |
李珺,张逢星,李剑利. 综合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94
|
[10] |
唐向阳,俞莉萍,朱莉娜,等.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96-302
|
[11] |
龚银香,童金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30-135
|
[12] |
阮婵姿,吕银云,任艳平,等.大学化学,2019,34(8):137-141
|
[13] |
纪永升,吕瑞红,李玉贤,等.大学化学,2013,28(6):42-45
|
[14] |
马少妹,袁爱群,白丽娟,等.化学试剂,2017,39(10):1108-1112,1131
|
[15] |
肖圣雄,王晓伦,刘文奇,等. 大学化学,2016,31(7):72-76
|
[16] |
郑臣谋,林的的,杨学强,等.大学化学,1999,14(2):41-42
|
[17] |
林晓辉,董建,陈红余,等.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203-206
|
[18] |
王凯,王瑞斌.榆林学院学报,2011,21(4):60-62
|
[19] |
钟国清,臧睛.分子科学学报,2017,33(1):77-83
|
[20] |
钟国清.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34-37
|
[21] |
Dakhel A A.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08(8):134-137
|
[22] |
曾泳淮. 分析化学.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4-85
|
[23] |
中本一雄. 无机和配位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 4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271-274
|
[24] |
孙献如,程鹏,廖代正,等.化学通报社,1997(4):44-4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