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
|
|
|
|
|
有机化学新实验:番茄酱中番茄色素的提取与色谱分离* |
李宏斌, 李政, 周明娟, 丁长江**, 许海**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
|
New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of Tomato Pigment in Ketchup |
LI Hong-Bin, LI Zheng, ZHOU Ming-Juan, DING Chang-Jiang**, XU Hai** |
College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
|
摘要:设计了一个新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植物色素的提取和色谱分离。该实验以番茄酱为原料,通过无水乙醇脱水、二氯甲烷溶剂提取获得含有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混合溶液。再以石油醚及一定配比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为洗脱剂柱色谱分离出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溶液。最后用环己烷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鉴定番茄色素和胡萝卜素。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都达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学生实验成功率较高。该实验为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提供了一个天然色素提取和色谱分离的实验项目,原料易得,前处理简单,实验技术多样,适用面广。同时,被分离的不同色素为同分异构体,在教学上能更好地体现色谱分离法的技术优势和特点。
|
|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番茄酱,
番茄红素,
胡萝卜素,
柱色谱,
薄层色谱
|
|
基金资助:* 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JGJX2021D54);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21XZD078);吉林大学实验技术项目(SYXM2021a008) |
通讯作者:
** E-mail: 丁长江,dingcj@jlu.edu.cn;许海,xuhai@jlu.edu.cn
|
引用本文: |
李宏斌, 李政, 周明娟, 丁长江, 许海. 有机化学新实验:番茄酱中番茄色素的提取与色谱分离*[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20): 35-42
|
|
[1] |
兰州大学. 有机化学实验.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389-396
|
[2] |
吴斌.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3):255
|
[3] |
赵二劳, 闫唯, 郝丽琴,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8): 188-191
|
[4] |
朱秀灵, 车振明, 徐伟, 等.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 20(2): 158-162
|
[5] |
孙宇杰, 赵琳, 王岁楼. 农产品加工, 2020(11): 4-7
|
[6] |
姚斓, 董娜, 郝立华, 等. 生物学教学, 2021, 46(12): 56-59
|
[7] |
胡小明, 蔡万玲, 代斌.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27(10): 133-136
|
[8] |
胡文忠, 姜爱丽, 田蜜霞, 等. 食品与机械, 2008, 24(1): 67-71
|
[9] |
李睿. 应用化工, 2020, 49(12): 2994-2997
|
[10] |
董建新, 谢甜, 郭时印, 等.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8, 5(3) : 24-28
|
[11] |
侯纯明, 何美, 郭志学.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4, 18(2): 108-111
|
[12] |
干建松, 余九霞. 食品工程, 2022(3): 26-29
|
[13] |
康彦芳, 李响, 孙皓,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10): 54-56
|
[14] |
徐佳佳, 崔亚娟, 姜菲菲,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35(19):141-144
|
[15] |
刘长付, 陈媛梅. 食品工业, 2013, 34(8): 76-80
|
[16] |
彭伟, 赵媛媛, 姜巍伟. 中国调味品, 2018, 43(5): 168-170
|
[17] |
范少丽, 敬思群, 纵伟. 中国调味品, 2015, 40(5): 11-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