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中国科技转型之路(1974—1987)*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丙纶攻关
韩昊1,2** , 关晓武2
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 100190
The Road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1974-1987):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Polypropylene Tackle
HAN Hao1,2** , GUAN Xiao-Wu2
1.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2.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摘要: 丙纶,作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化纤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化纤高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从1974—1987年,我国历经应用基础研究和2次联合攻关,成功实现丙纶工业化生产,使之成为我国五大化纤中唯一完全自主研发的品种。丙纶研发不仅成为我国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典范,也是该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转型的缩影。在此工程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通过深入纺丝物理研究、首创降温母粒技术、研制新型树脂及开发稳定纺丝工艺,为丙纶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以化学所的工作为核心,通过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挖掘,系统考察了化学所纺丝物理研究及其参与丙纶攻关的全过程,客观分析了各单位所扮演的角色与互动关系,并探讨20世纪70—80年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与攻关工作的转型面貌和特征,以及中国科学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转型 ,
化学研究所 ,
丙纶 ,
降温母粒 ,
丙纶级树脂
收稿日期: 2024-09-06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专项——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史综合性研究:技术科学(E3293Z05)
通讯作者:
**E-mail:hanhao@ihns.ac.cn
引用本文:
韩昊, 关晓武. 中国科技转型之路(1974—1987)*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丙纶攻关[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4): 118-129
[1]
白春礼.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上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284-331
[2]
侯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0):28-33
[3]
李海.科研管理,1988(2):3-8
[4]
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 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747-750
[5]
胡维佳.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32-134
[6]
李丽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31-34
[7]
陈民强,王岑.学习月刊,1985(6):6-9
[8]
Pellegrini A,Olivieri P,Schoene W,et al.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Ltd.,2011:1
[9]
Morgan P W.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art A-Chemistry,1981,15(6):1113-1131
[10]
汪涌,何元.合成技术及应用,1997(2):39-41
[11]
李瑞.中国化纤工业技术发展历程:赤子的答卷.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380
[12]
人民网.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EB/OL].[2025-06-20]. https://www.taodocs.com/p-75169619-1.html
[13]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丛书 中国科学院(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87-188
[14]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年报 1981.北京:中国科学院,1982:7-8
[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五十周年》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6:33
[16]
钱保功,王洛礼,王霞瑜.高分子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388
[17]
李宗淐,肖士镜,谢光华.丙烯聚合新催化剂//化学所向全国科技大会及中国科学院推荐优秀成果项目(1978年).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78:1978-04-02
[18]
贺昌城.星光闪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101-102
[19]
科学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研究室.塑料,1975(2):46-56
[20]
范庆荣,赵得禄,徐端夫,等.用有机过氧化物控制降解法实现丙纶工业化的研究 Ⅰ 原理部分//钱人元(指导),范庆荣.有机过氧化物控制降解法降低丙纶纺丝温度的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79:HA433 3.3.3.3/3-1-4
[21]
许荣华,范庆荣,赵得禄,等.合成纤维工业,1978(3):7-13
[22]
范庆荣,赵得禄,杜雪,等.合成纤维,1979(2):1-6
[23]
赵得禄,范庆荣,杜雪.合成纤维工业,1979(2):1-5,455
[24]
范庆荣,赵得禄,杨振.合成纤维工业,1980(1):17-21
[2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科技处.答复化工部岳化院上告信的回信//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1:HA433 3.3.3.3/3-2—30
[26]
范庆荣.关于聚丙烯纺丝研究中一些有关问题的汇报.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4
[27]
范庆荣,赵得禄,徐端夫,等.用有机过氧化物控制降解法实现丙纶工业化的研究 Ⅱ 工业应用部分//钱人元(指导),范庆荣.有机过氧化物控制降解法降低丙纶纺丝温度的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79:HA433 3.3.3.3/3-1—5
[28]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科学院(79)艺字018号//钱人元(指导),范庆荣.有机过氧化物控制降解法降低丙纶纺丝温度的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79:HA433 3.3.3.3/3-1—3
[29]
纺织部科技司,中科院化学所.降低丙纶纺丝温度中间试验协议书//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0:HA433 3.3.3.3/3-2—17
[30]
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关于“降低丙纶纺丝温度中间试验”的通知//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0:HA433 3.3.3.3/3-2—18
[31]
房山纺织厂.母粒法降低丙纶纺丝温度中试报告//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1:HA433 3.3.3.3/3-2—5
[32]
上海31厂合纤车间.聚丙烯低温纺丝中试报告//聚丙烯降温母粒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2:HA433 3.3.3.3/3-2—4
[33]
化工部合成材料老化研究所.丙纶低温纺丝中间试验——老化试验报告//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1:HA433 3.3.3.3/3-2—16
[34]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科学院(84)产鉴字047号//聚丙烯降温母粒工业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4:HA433 3.3.3.3/3-2—1
[35]
化文、文道.化学所坚持推广实验室成果 降温母粒用于丙纶生产经济效益逾千万//聚丙烯降温母粒生产及工业推广应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4:HA433 3.3.3.3/3-2—23
[36]
杨志清.“新发明走向世界”——记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展览中国展台.光明日报,1986-12-13
[37]
乐子强.科研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开发工作 中科院化学所八成成果得到推广.光明日报,1985-09-11
[38]
陈龙,李增俊,潘丹.产业用纺织品,2019,37(7):12-17,35
[39]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高物5040组.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的研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7:HA433 3.3.3.3/3-10—5
[40]
范庆荣,徐端夫,赵得禄,等.高分子通讯,1984(1):62-68
[41]
纤维级聚丙烯树脂的研究//七室五组.丙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4:HA433 3.3.3.3/3-9—2
[42]
纺织工业部化纤局,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展部.技术鉴定证书 聚丙烯纤维级牌号5028SP树脂的研制//四室一组.复合PDS稳定剂在纤维级聚丙烯树脂中应用的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6:HA433 3.3.3.3/2-3—2
[43]
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争议登记表//高物5040组.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的研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9:HA433 3.3.3.3/3-10—15
[44]
纺织工业部化纤局,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展部,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技术鉴定证书—聚丙烯纤维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的研制//高物5040组.聚丙烯丙纶级牌号70218和70226树脂的研制.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7:HA433 3.3.3.3/3-10—2
[45]
中国技术成果大全编辑部.中国技术成果大全.北京:中国技术成果大全编辑部,1990(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