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课教学
																		 | 
									
										
		  							 | 
          							
		  							
   
	|
 
	
	
	
	  | 
        						 
      						 
      					 | 
  					 
					
    					 | 
   					 
   										
    					| 亚甲基蓝法测试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实验的改革及实施成效 | 
  					 
  					  										
						| 黄维安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 
					 
					  					
    					 | 
   					 
   					
   										
    					| Reform of Experi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Bentonite in Drilling Fluid by Methylene Blue Method and its Effect | 
  					 
  					  					  					
						| HUANG Wei-An | 
					 
															
						|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 China | 
					   
									 
				
				
					
						
							
								
									
										
											
                        					 
												
													
													    | 
													    	
									 | 
								 
								
																										
													    
													    		                            																		 
		                            																	    摘要:针对"油田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中亚甲基蓝法测试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实验测试结果的偏差,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测试条件优化,改进了亚甲基蓝法测试钻井液膨润土含量实验。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到基础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在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求真精神、工程意识培养及辅助科学研究和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 
													    
													    	
															 | 
														 
												  		
												        
												        														
															| 关键词: 油田化学, 
																																钻井液, 
																																膨润土含量, 
																																亚甲基蓝法 
																																  
															 | 
														 
																												
														
															| 
															    															        
															    															 | 
														 
														 																												
															| 基金资助: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现状分析及建设实践"(SDYY13095);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提高'油气田环境保护’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研究"(JY-B201210);基于复合型石油行业人才培养的"油气层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YK201403) | 
														 
																											    														
															| 
															通讯作者:
																黄维安   
																																 E-mail: masterhuang1997@163.com
															    													     		
													     	 | 
														 
																																									 
													
														
															| 引用本文:    | 
														 
														
															| 
																黄维安. 亚甲基蓝法测试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实验的改革及实施成效[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6):                         	23-26
                             
															 | 
														 
														 |  
														
														
													 
												 
												
												
													
																																													
																	| [1] | 
																	 
														     			刘学忠. 教育研究, 2008(1): 103-105
														     																	     
																	 | 
																  
																															
																	| [2] | 
																	 
														     			冯其红, 胡伟, 战永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12): 16-19
														     																	     
																	 | 
																  
																															
																	| [3] | 
																	 
														     			刘凤水. 铸造, 1997(5): 48-50
														     																	     
																	 | 
																  
																															
																	| [4] | 
																	 
														     			李水清, 梅平, 罗跃.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23(12): 78-79,110
														     																	     
																	 | 
																  
																															
																	| [5] | 
																	 
														     			王富华, 田增艳, 肖国林. 石油钻探技术, 2004(4): 39-41
														     																	     
																	 | 
																  
																															
																	| [6] | 
																	 
														     			马永平. 化学教育, 2013,34(4): 7-10
														     																	     
																	 | 
																  
																															
																	| [7] | 
																	 
														     			彭娜, 李红山, 彭梦侠, 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8): 312-3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