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报告
|
|
|
|
|
|
| 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教育的衔接——无机化学主题 |
| 刘婧靖, 王平, 谭春红, 何禹震, 陈文琪, 肖锡林 |
|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
|
| Student-Centered Discussion on Connection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Chemistry Education Taking Inorganic Chemistry as Example |
| LIU Jing, WANG Ping, TAN Chun-Hong, HE Yu-Zhen, CHEN Wen-Qi, XIAO Xi-Lin |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
|
|
摘要:基于阶段教育理论,通过调研大学一年级学生高中化学以及大学无机化学的学习情况,归纳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的联系与差别,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把握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为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
|
|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无机化学,
阶段教育,
教育衔接
|
|
|
| 基金资助: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7AG007);南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XJG-YB72);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2017CZ003) |
|
通讯作者:
刘婧靖, 肖锡林
E-mail: ljj52677@126.com;631295316@qq.com
|
| 引用本文: |
|
刘婧靖, 王平, 谭春红, 何禹震, 陈文琪, 肖锡林. 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教育的衔接——无机化学主题[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8): 92-96
|
|
| [1] |
陈国华. 当代教育科学, 2016(6):3-6
|
| [2] |
龚雪, 余秀兰. 教育科学, 2015, 31(1):90-96
|
| [3] |
余立. 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
| [4] |
丁伟, 陆靖. 大学化学, 2014, 29(1):11-21
|
| [5] |
左婧文. 现代企业教育, 2014(22):195-196
|
| [6] |
吕琳, 徐丹悦, 吴星, 等. 化学教育, 2009, 30(7):25-27
|
| [7] |
李玉娴, 张欣. 化学教育, 2015, 36(7):12-15
|
| [8] |
赵亮, 冯利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4):109-110
|
| [9] |
杨昱, 白靖文, 杨玉玲, 等. 高师理科学刊, 2017, 37(11):91-93
|
| [10] |
肖锡林, 廖力夫, 林英武, 等. 大学化学, 2017, 32(1):31-35
|
| [11] |
肖锡林, 林英武, 王宏青, 等.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 14(6):87-9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