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Vol. 42 Issue (2): 107-11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70100
 化学家谈教育 |
建学科犹如树牌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漫谈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本科专业方案调整纪事*
朱世平1**, 王齐2**, 徐志康2, 何军坡3**, 汪长春3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 广东深圳 518172;
2.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浙江杭州 310058;
3.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上海 200438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s Building Chinese Honorific Arch: A Note on Innov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ZHU Shi-Ping1**, WANG Qi2**, XU Zhi-Kang2, HE Jun-Po3**, WANG Chang-Chun3
1. School of Science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Shenzhen, Shenzhen 518172, China;
2.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3. Department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全文: PDF (1177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建学科犹如树牌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漫谈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本科专业方案调整纪事<sup>*</sup>
摘要: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自本科开始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伟大的建筑可能经历百年沧桑仍然历久弥新,其原因在于结构,即所谓的“四梁八柱”。什么是本科教育中的“四梁八柱”,什么样的“四梁八柱”可以历久弥新,是我们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阐述了对本科专业培养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看法。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朱世平
王齐
徐志康
何军坡
汪长春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建设本科教育牌坊理论    
    
基金资助:*复旦大学2020年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通讯作者: **E-mail:shipingzhu@cuhk.edu.cn;wangq@zju.edu.cn;jphe@fudan.edu.cn   
引用本文:   
朱世平, 王齐, 徐志康, 何军坡, 汪长春. 建学科犹如树牌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漫谈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本科专业方案调整纪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2): 107-113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