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铜元素化合物”的高三线上主题式复习* |
苏华虹1, 陈博殷2, 王怀文3**, 叶承军1 |
1.佛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佛山 528000;
2.广州市第七中学 广东广州 510030;
3.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东佛山 528000 |
|
Online Topic Review of "Copper Compounds" in Senior Three |
SU Hua-Hong1, CHEN Bo-Yin2, WANG Huai-Wen3**, YE Cheng-Jun1 |
1. Foshan No.1 Middle School,Foshan 528000,China;
2. Guangzhou No.7 Middle School,Guangzhou 510080,China;
3.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of Foshan Education Bureau, Foshan 528000, China |
|
摘要:以高三复习课“铜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为例,基于主题教学思想,从“价类二维图”出发,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化学平衡等多角度认识元素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实现了主题内容的关联与进阶,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科观念的建构。本节课是网络直播课,采用“腾讯课堂”平台,学生可以连麦回答问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发布在班级微信上,由教师共享屏幕,则所有学生可见。
|
|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
主题教学,
复习课,
线上教学
|
|
基金资助:*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科研项目(课题批准号: 2019ZQJK026) “高中化学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模型认知在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 DHA180440,教育部重点课题) |
通讯作者:
**E-mail:1152037886@qq.com
|
引用本文: |
苏华虹, 陈博殷, 王怀文, 叶承军. “铜元素化合物”的高三线上主题式复习*[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15): 32-38
|
|
[1] |
王磊, 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25-226
|
[2] |
刘文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1): 23-27
|
[3] |
王正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11): 29-35
|
[4] |
曹葵, 牛桓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13): 37-40
|
[5] |
陈鹏. 化学教育, 2012, 33(3): 33-35
|
[6] |
刘臣, 于春华, 贾同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21): 20-26
|
[7] |
左传鹏, 晏曦, 喻建军,等. 化学教与学, 2019(5): 46-48,53
|
[8] |
曾国琼.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17): 29-32
|
[9] |
王怀文,张春艳,雷范军,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5):6-10
|
[10] |
侯三英, 陶阳, 阳鹏飞, 等. 广东化工, 2020, 47(13): 183-184,218
|
[11] |
郭丽莉.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 49(3): 178-179
|
[12] |
谢火木, 刘李春, 陈移安. 中国大学教学, 2020(5): 57-60
|
[13] |
穆肃, 王雅楠.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 32(3): 22-29
|
[14] |
孙凤艳, 任雪明. 化学教学, 2020(5): 35-40
|
[15] |
曹锡章, 宋天佑, 王杏乔, 等. 无机化学(第3册)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818-840
|
[16] |
谭超, 阳华, 刘鲁美. 化学通报, 1984(7): 46-50
|
[17] |
崔敏, 吕仁庆, 罗立文, 等. 广州化工, 2018, 46(18):120-121
|
[18] |
章伟光. 无机化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419
|
[19] |
王沛喜, 王雁, 赵红. 无机盐工业, 2004(2): 10-12
|
[20] |
梁礼渭, 曾清全, 熊卫江, 等.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1, 5(4): 296-299
|
[21] |
姜言霞, 王磊, 支瑶.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9): 106-112
|
[22] |
刘小丰. 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7):42-44
|
[23] |
于爱敏, 刘雅, 朱连杰.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3): 227-2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