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Vol. 44 Issue (2): 1-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2080063
 化学·生活·社会 |
人工碳循环——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
张鲁华1, 于丰收1**, 位健2**
1.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130;
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辽宁大连 116023
Artificial Carbon Cycle: Carbon Dioxid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ZHANG Lu-Hua1, YU Feng-Shou1**, WEI Jian2**
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2.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China
全文: PDF (5967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人工碳循环——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sup>*</sup>
摘要:纵观历史长河,从薪柴到煤炭,再到油气和新能源,每次能源的更替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化学角度看,能源革命的本质就是“减碳趋氢”的过程。本文在介绍了能源发展史后,简单阐述了能源利用的本质及不同能源的结构差异;随后从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重点介绍了CO2作为重要碳一(C1)资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未来碳科学与技术的总旋律。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鲁华
于丰收
位健
关键词: 能量转化化石能源零碳能源CO2资源化利用技术    
    
基金资助:*2021、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02026;202004009);河北省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GJXGK006)
通讯作者: **E-mail: yfsh@hebut.edu.cn;weijian@dicp.ac.cn   
引用本文:   
张鲁华, 于丰收, 位健. 人工碳循环——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 1-7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