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 
																		 
									
										
		  							 
          							
		  			
    
	|
 
	
	
	
	  
        						 
      						
      					 
  					 
					
    					 
   					 
   										
    					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在无机元素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铬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赵海燕1 , 孙华2**  
					 
															
						1.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2.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8 
					 
					  					
    					 
   					 
   					
   										
    					Application of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Inorganic Element Chemistry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of Chromium and Its Compounds  
  					 
  					  					  					
						ZHAO Hai-Yan1 , SUN Hua2**  
					 
															
						1. College of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2.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摘要: 为提高无机元素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通过可视化、教学内容重构、知识网络构建等教学策略,以“铬及其化合物”为例应用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对无机元素化学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不仅随堂知识掌握效果好,而且知识迁移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为元素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案例,同时也为提高BOPPPS教学模型的有效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BOPPPS , 
																																铬 , 
																																教学设计 , 
																																无机元素化学  
																																  
															 
														 
																												
														
															
															    															        
															    															 
														 
														 																												
															基金资助: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GJJG192,2019GJJG190, 2019GJJG192) 
														 
																											    														
															
															通讯作者: 
																**E-mail: sunhua@hebust.edu.cn   
																													     		 
													     	 
														 
																																									
													
														
															引用本文:     
														 
														
															
																赵海燕, 孙华. 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在无机元素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铬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2):                         	27-31
                             
															 
														 
														 
														
														
													
												 
												
												
													
																																													
																	[1] 
																	 
														     			王若涵,张志翔.中国林业教育,2011(6):55-57
														     																	     
																	 
																  
																															
																	[2] 
																	 
														     			周文,李俊,包卫东,等.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3):44-52,66
														     																	     
																	 
																  
																															
																	[3] 
																	 
														     			王琴,张天琦,梅涛,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4):73-77
														     																	     
																	 
																  
																															
																	[4] 
																	 
														     			谢微,陈秋娟.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8):23-25
														     																	     
																	 
																  
																															
																	[5] 
																	 
														     			王晴,张兴桃,钱玉梅,等. 大学化学,2018,33(10):68-74
														     																	     
																	 
																  
																															
																	[6] 
																	 
														     			董桂伟,赵国群,管延锦,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76-182
														     																	     
																	 
																  
																															
																	[7] 
																	 
														     			陈咏梅,周云山,王桂荣,等.大学化学,2019,34(5):15-18
														     																	     
																	 
																  
																															
																	[8] 
																	 
														     			鹿现永. 大学化学,2020,35(8):60-66
														     																	     
																	 
																  
																															
																	[9] 
																	 
														     			魏明灯,魏巧华.大学化学,2020,35(8):24-27
														     																	     
																	 
																  
																															
																	[10] 
																	 
														     			胡瑞祥,郑少九,张漫波.大学化学,2020,35(8):28-33
														     																	     
																	 
																  
																															
																	[11] 
																	 
														     			张文广,游明祥,彭思艳.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2):36-39
														     																	     
																	 
																  
																															
																	[12] 
																	 
														     			王峰,闫春燕,伊文涛,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4):43-48
														     																	     
																	 
																  
																															
																	[13] 
																	 
														     			王丽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4):24-28
														     																	     
																	 
																  
																															
																	[14] 
																	 
														     			钱备,宁静,宋祖伟,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4):25-31
														     																	     
																	 
																  
																															
																	[15] 
																	 
														     			宋天佑,程鹏,徐佳宁,等.无机化学.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6] 
																	 
														     			宋正华. 化学教育,2012,33(5):45-46,52
														     																	     
																	 
																  
																															
																	[17] 
																	 
														     			热孜万古力·阿不力提甫,单宁杰,张蓓蓓,等.广东化工,2021,48(2):68,67
														     																	     
																	 
																  
																															
																	[18] 
																	 
														     			曹玉民. 化学教育,2011,32(9):1-2,22
														     																	     
																	 
																  
																															
																	[19] 
																	 
														     			DesMarias T L, Costa M. Current Opinion in Toxicology, 2019, 14(4): 1-7
														     																	     
																	 
																  
																															
																	[20] 
																	 
														     			Miyagawa Y, Tsatsuryan A, Haraguchi T, et al.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0, 44: 16665-16674
														     																	     
																	 
																  
																															
																	[21] 
																	 
														     			理查德·E.梅耶. 应用学习科学. 盛群力,丁旭,钟丽佳,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22] 
																	 
														     			庚晋. 铸造技术,2004(3):226-228
														     																	     
																	 
																  
																															
																	[23] 
																	 
														     			胡洪羽,孙玉希,蒋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6):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