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研究
																		 | 
									
										
		  							 | 
          							
		  			
   
	|
 
	
	
	
	  | 
        						 
      						 
      					 | 
  					 
					
    					 | 
   					 
   										
    					| 赓续冬奥冰雪情 运动化学两相宜——利用“电子滑雪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王芳馨1, 叶子铭2* | 
					 
															
						1.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 广东深圳 518107;  2.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 
					 
					  					
    					 | 
   					 
   					
   										
    					|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to Study Redox Reactions by Energy Exchange | 
  					 
  					  					  					
						| WANG Fang-Xin1, YE Zi-Ming2* | 
					 
															
						1. Shenzhen Experimental School, Shenzhen 518107, China;  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 
					   
									 
				
				
					
						
							
								
									
										
											
                        					 
												
													
													    | 
													    	
									 |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集合了转化观、能量观、元素观、守恒观等多个基本思想,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发现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常常出现明显的思维定式,缺乏对化学新情境的认识思路。正确判断电子转移过程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深入理解反应条件和能量变化是实现能力迁移的前提。受到自由能氧化态图的启发,笔者以滑雪运动进行类比,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旨在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推动高阶思维能力的成长,同时为教师提供探究式和建构式的教学参考。
																										     | 
													    
													    	
															 | 
														 
												  		
												        
												        														
															|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自由能氧化态图, 
																																能量观, 
																																能力迁移, 
																																教学反思 
																																  
															 | 
														 
																												
														
															| 
															    															        
															    															 | 
														 
														 																											    														
															| 
															通讯作者:
																*E-mail:wangfxin@mail2.sysu.edu.cn   
																													     		
													     	 | 
														 
																																									 
													
														
															| 引用本文:    | 
														 
														
															| 
																王芳馨, 叶子铭. 赓续冬奥冰雪情 运动化学两相宜——利用“电子滑雪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1):                         	74-79
                             
															 | 
														 
														 |  
														
														
													 
												 
												
												
													
																																													
																	| [1] | 
																	 
														     			王晶,毕华林.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4-69
														     																	     
																	 | 
																  
																															
																	| [2] | 
																	 
														     			王晶,毕华林.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二册(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6
														     																	     
																	 | 
																  
																															
																	| [3] | 
																	 
														     			范楼珍,吴海建.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1-43
														     																	     
																	 |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5
														     																	     
																	 | 
																  
																															
																	| [5] | 
																	 
														     			鲁欢欢,毕华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 42(15):44-50
														     																	     
																	 | 
																  
																															
																	| [6] | 
																	 
														     			Frost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51, 73(6):2680-2682
														     																	     
																	 | 
																  
																															
																	| [7] | 
																	 
														     			姜建文,王丽珊.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 41(5):37-44
														     																	     
																	 | 
																  
																															
																	| [8] | 
																	 
														     			Dutton K G, Lipke M C.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21,98(8):2578-2583
														     																	     
																	 | 
																  
																															
																	| [9] | 
																	 
														     			Arntson R H, Dickson F W, Tunell G.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960, 258(8):574-582
														     																	     
																	 | 
																  
																															
																	| [10] | 
																	 
														     			朱鹏飞, 李林燊, 麦裕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 42(3):25-30
														     																	     
																	 | 
																  
																															
																	| [11] | 
																	 
														     			Jefri U H N M, Khan A, Lim Y C, et a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Life, 2022, 15(3):313-318
														     																	     
																	 | 
																  
																															
																	| [12] | 
																	 
														     			李春敏,李星,杨艳玲,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8(4):415-419
														     																	     
																	 | 
																  
																															
																	| [13] | 
																	 
														     			丁樱. 化学教育,2016, 37(17):26-29
														     																	     
																	 | 
																  
																															
																	| [14] |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16, 37(1):40-44
														     																	     
																	 | 
																  
																															
																	| [15] | 
																	 
														     			李晓光,杨仁茂.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 43(13):42-4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