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教学
																		 | 
									
										
		  							 | 
          							
		  			
   
	|
 
	
	
	
	  | 
        						 
      						 
      					 | 
  					 
					
    					 |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 
  					 
  					  										
						| 刘红燕**, 赵尧敏, 李英华, 何方, 张艳丽 | 
					 
															
						|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 
					 
					  					
    					 | 
   					 
   					
   										
    					|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Method to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of the Acetic Ether Saponification | 
  					 
  					  					  					
						| LIU Hong-Yan**, ZHAO Yao-Min, LI Ying-Hua, HE Fang, ZHANG Yan-Li | 
					 
															
						|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1191, China | 
					   
									 
				
				
					
						
							
								
									
										
											
                        					 
												
													
													    | 
													    	
									 | 
								 
								
																										
													    
													    		                            																		 
  														 
		                            																	    摘要:在电导率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实验中,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出的结果不同。基于31组学生的原始实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非线性、指数等3种函数程序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从原始数据的测量、计算结果、相关系数等3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后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均优于第一种方法,且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拟合效果,获得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标准偏差也较小。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而且拓展了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
																										     | 
													    
													    	
															 | 
														 
												  		
												        
												        														
															| 关键词: 乙酸乙酯皂化, 
																																线性拟合, 
																																非线性拟合, 
																																指数拟合, 
																																Origin, 
																																速率常数, 
																																活化能 
																																  
															 | 
														 
																												
														
															| 
															    															        
															    															 | 
														 
														 																												
															| 基金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B430035);中原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22ZGSZKC002);中原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K2021YY009) | 
														 
																											    														
															| 
															通讯作者:
																**E-mail:liuhongyan625@163.com   
																													     		
													     	 | 
														 
																																									 
													
														
															| 引用本文:    | 
														 
														
															| 
																刘红燕, 赵尧敏, 李英华, 何方, 张艳丽.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2):                         	57-63
                             
															 | 
														 
														 |  
														
														
													 
												 
												
												
													
																																													
																	| [1] | 
																	 
														     			段爱雨,王前,廖奕,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4):33-36
														     																	     
																	 | 
																  
																															
																	| [2] | 
																	 
														     			吕翔,刘幸平,马宏跃.实验室科学,2012,15(6):94-96
														     																	     
																	 | 
																  
																															
																	| [3] | 
																	 
														     			余训爽,张业中.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33(3):91-94
														     																	     
																	 | 
																  
																															
																	| [4] | 
																	 
														     			彭娟,宋伟明,孙彦璞.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Origin处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65-66
														     																	     
																	 | 
																  
																															
																	| [5] | 
																	 
														     			郭肖亭,王文廉,葛双超,等.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3):100-102
														     																	     
																	 | 
																  
																															
																	| [6] | 
																	 
														     			王金,刘桂艳.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96-97
														     																	     
																	 | 
																  
																															
																	| [7] | 
																	 
														     			成昭,范涛,杨莉宁,等.化工时刊,2019,33(6):10-12
														     																	     
																	 | 
																  
																															
																	| [8] | 
																	 
														     			谢祖芳,黎中良,黄中强,等.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12(6):1-3
														     																	     
																	 | 
																  
																															
																	| [9] | 
																	 
														     			赵亚萍,咸春颖,余逸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6-30
														     																	     
																	 | 
																  
																															
																	| [10] | 
																	 
														     			杨宇,赵尧敏.物理化学实验.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107
														     																	     
																	 | 
																  
																															
																	| [11] | 
																	 
														     			凌勋利,张艳萍,李云平,等.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145-147
														     																	     
																	 | 
																  
																															
																	| [12] | 
																	 
														     			杨帆,宋小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5):82-84
														     																	     
																	 | 
																  
																															
																	| [13] | 
																	 
														     			胥雪炎,李补喜.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28(5):363-36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