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
|
|
|
|
|
基于问题驱动的活化能教学新方法* |
杨国章, 唐海霞, 周霞, 冉鸣** |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8 |
|
New Teaching Method of Activation Energy Based on Problem Driven |
YANG Guo-Zhang, TANG Hai-Xia, ZHOU Xia, RAN Ming**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
|
摘要:在叙述了活化能概念沿革的基础上,基于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运用教学软件建构活化能相关知识模型,并以Cl2和H2反应为例,在问题链驱动下,实现学生主动探究并认识基元反应、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概念。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打破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帮助其建立活化能相关的知识模型,进而从能量视角认识和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
关键词: 活化能,
问题驱动,
化学动力学,
信息化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
|
|
基金资助:*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
通讯作者:
**E-mail:791883577@qq.com
|
引用本文: |
杨国章, 唐海霞, 周霞, 冉鸣. 基于问题驱动的活化能教学新方法*[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1): 71-77
|
|
[1] |
罗渝然, 俞书勤,张祖德,等.大学化学,2010,25(3):35-42
|
[2] |
李大珍. 化学教育,1980,1(5):14-15
|
[3] |
黄图伦. 化学教育,2016,37(13):64-66
|
[4] |
王文林. 化学教学,2015(2):81-83
|
[5] |
冷永刚, 罗渝然.化学教育,2012,33(10):5-8
|
[6] |
王晶, 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选择性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6
|
[7] |
邹国华, 童文昭,杨梓生.化学教学,2021(5):91-96
|
[8] |
徐凯里.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7):32-35
|
[9] |
黄萍, 冉鸣.化学教育,2015,36(13):51-54
|
[10] |
黄萍, 冉鸣.化学教育,2013,34(8):56-58
|
[11] |
徐敏, 王磊.化学教育,2013,34(1):6-10
|
[12] |
叶晨, 黄志华,张文华.化学教学,2020(3):29-33
|
[13] |
朱碧雯, 包朝龙.化学教学,2015(7):89-91
|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1-3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