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与思考
|
高分子化学绪论中的几个问题——定义、命名及哲学思考*
郭霖1** , 王婧2***
1.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2.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100011
Some Issues in Introduction of Polymer Chemistry: Definition, Nomenclature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GUO Lin1** , WANG Jing2**
1.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2.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Beijing 100011, China
摘要: 探讨了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及国内通行教科书绪论中普遍存在的4个典型问题,包括高分子、单体单元概念的定义,亚单元概念的准确理解及其在典型聚合物系统命名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运用唯物辩证法,对高分子化学中所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提供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意识与能力,协同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课程思政。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
高分子概念 ,
单体单元概念 ,
聚合物系统命名 ,
唯物辩证法
基金资助: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鲁教高字[1999]27号);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150410030);山东省一流课程“高分子化学”暨青岛大学“以学为中心”课程“高分子化学”项目(RC1900004947);青岛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KCSZ2021116);青岛大学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RC2200003830);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RC1900016633)
通讯作者:
** E-mail: guolin@qdu.edu.cn
作者简介 : *** 共同第一作者
引用本文:
郭霖, 王婧. 高分子化学绪论中的几个问题——定义、命名及哲学思考* [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0): 105-114
[1]
Jones G R, Kahovec J, Stepto R, et al. Compendium of polymer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8. Cambridge: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9: 3-4, 259-317
[2]
Alger M. Polymer science dictionary. 2nd ed. London: Chapman & Hall, 1997: 99, 299, 308, 324, 544
[3]
Odian G.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4th ed. New Jersey: Wiley, 2004: 1, 11-16, 50, 751-752
[4]
Carraher E C, Jr Seymour. Carraher’s polymer chemistry. 7th ed. New York: CRC Press, 2008: 1, 16, 17
[5]
Ravve A. 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5: 1, 5-6
[6]
Hiemenz C P, Lodge P T. Polymer chemistry. 2nd ed. New York: CRC Press, 2007: 3, 18-19
[7]
Rudin A. The elements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nd ed. London: Academic Press,1999: 2, 28-33
[8]
Cowie J M G, Valeria Arrighi. Polymers: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modern materials. 3rd ed.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4: 2,4-8
[9]
Chanda M.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 and chemistry: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2n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13: 1, 29-30
[10]
Chanda M. Advanced polymer chemistry: A problem solving guide.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0: 1, 37-40
[11]
张小舟,王宇威,贾宏葛. 高分子化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5: 3-7
[12]
林权, 崔占臣. 高分子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1-2,7-8,353
[13]
江波, 殷勤俭, 王亚宁, 等. 高分子化学教程. 5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2,8-11,256
[14]
西久保忠臣. 高分子化学. 范星河,谢晓峰,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8,17
[15]
潘祖仁,孙经武. 高分子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1-3,265
[16]
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 5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1-2,6,237
[17]
潘才元. 高分子化学. 2版.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2: 1-2,11-15,436
[18]
张邦华, 朱常英, 郭天瑛. 近代高分子科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7-9,11-12,266-267
[19]
唐黎明, 庹新林. 高分子化学. 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1-3,6-8,313
[20]
张兴英,程珏,赵京波,等. 高分子化学.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1-6,288
[21]
卢江, 梁晖. 高分子化学. 3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 1-3,6-8,272-273
[22]
复旦大学高分子系高分子教研室.高分子化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4,7-10,426-430
[23]
邓云祥,刘振兴,冯开才.高分子化学、物理和应用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5-6
[24]
焦书科,黄次沛,蔡夫柳,等. 高分子化学. 北京: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3: 6-8,28-29
[25]
林尚安.高分子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 1-4
[26]
夏炎.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7-9,14-16
[27]
Li Y D, Qian Y T, Liao H W, et al. Science, 1998, 281(5374):246-247
[28]
Jiang Y, Wu Y, Qian Y T, et al. J. Am. Chem. Soc., 2000, 122(49):12383-12384
[29]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化学名词.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501,537
[3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术语在线:https://www.termonline.cn
[31]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化工名词(七 高分子化工).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
[32]
郭霖. 大学化学, 2021, 36(12): 150-160
[33]
侯文华,张树永. 大学化学. 2023, 38(6):124-128
[34]
庞立生. 以文化自信自强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教育报,2023-06-08(005)
[35]
Brandrup J, Immergut E H, Grulke E A. Polymer handbook. 4th ed. New Jersey: Wiley, 2003: Ⅰ/1-Ⅰ/12
[36]
化学名称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 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7
[37]
化学名称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 高分子通报,1992 (4): 193-210
[38]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合物命名审定委员会. 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0-11
[39]
印永嘉, 奚正楷, 张树永.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5
[40]
吉林大学等校. 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上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5
[41]
吉林大学等校. 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下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6
[42]
郭霖. 大学化学, 2021, 36(12): 38-50
[4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一卷)282-298,299-340,302;(第3卷)797
[44]
邹先定,龚奎洪.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45]
朱广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46]
张守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47]
郑祥福等编著. 郑祥福,周志山修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48]
郭霖.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2): 107-117
[49]
郭霖. 高分子通报,2021,34(8):49-62
[50]
郭霖, 隋坤艳, 胡浩, 等. 大学化学, 2021, 36(8): 185-193
[51]
郭霖. 大学化学, 2022, 37(1): 190-195
[52]
郭霖, 隋坤艳, 丛海林, 等. 大学化学, 2022, 36(4): 249-256
[53]
郭霖,王婧,姜安宝,等. 高分子通报,2021,34(1):84-93
[54]
郭霖,丛海林,隋坤艳,等. 高分子通报,2021,34(3):75-81
[55]
郭霖. 高分子通报,2021,34(7):79-84
[56]
郭霖. 高分子通报,1996,9(4):252-255
[57]
郭霖. 高分子通报,1997,10(3):195-197
[58]
郭霖. 化学通报,1998(6):58-60
[59]
郭霖,肖育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10(4):436-440
[60]
郭霖. 大学化学,1998,13(5):57-59
[61]
郭霖. 化学通报,2001,64(8):524-526
[62]
郭霖.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1,18(6):596-598
[63]
郭霖,高勇,梁学建,等.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19(4):508-509
[64]
吴越,辛亚楠. 郭霖:以卅载光阴构建高分子化学教学“青大方案”. 青岛大学报,2023-11-17(02)
[65]
潘莉,李悦生,任丽霞,等. 大学化学, 2022,37(10):230-236
[66]
王宝燕,刘鹏,杜鹏程,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 44(12): 14-20
[67]
张兴宏,虞卿磊,张伟,等. 高分子通报,2023,36(9):1231-1236
[68]
史博,杨鑫莉,廖军秋,等. 高分子通报,2022(12):189-194
[69]
杨丽锦,苏敏,黄采薇,等. 大学化学,2022,37(3):155-164
[70]
徐守芳,李因文,马登学. 高分子通报,2022(9):119-125
[71]
熊竹. 科技风,2023 (8):96-98,138
[72]
刘正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 43(1): 1
[73]
何炜,王海波,李明华,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 44(18):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