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
|
|
|
|
|
|
“一题多解”探索科学问题驱动结构化学概念和理论的深层理解* |
李海蓓1, 周美娟2, 戚明颖1, 李世琦1, 苏家傲2, 乔丽娜1** |
1.山东大学海洋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2.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
|
Exploration of “Multiple Solutions for One Scientific Question”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
LI Hai-Bei1, ZHOU Mei-Juan2, QI Ming-Ying1, LI Shi-Qi1, SU Jia-Ao2, QIAO Li-Na1** |
1. Marin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2. SDU-ANU Joint Scienc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
|
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结构化学过程中,知识点掌握零散,对模型、假设和理论等概念和方法不能从点到面灵活运用的问题,提出了学期结束前1个月,设计一个简单但是能够让学生独立解决的科学问题,教师提供框架结构,让学生运用结构化学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阐述。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结构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有整体把握,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比较和分析模型、假设和理论等不同方法在解决同一问题时的异同,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
关键词: 科学问题,
一题多解,
框架结构,
知识网络
|
|
基金资助:*山东大学教学改革项目(Z2024007,Y2023018) |
通讯作者:
**E-mail:qiaolina@sdu.edu.cn
|
引用本文: |
李海蓓, 周美娟, 戚明颖, 李世琦, 苏家傲, 乔丽娜. “一题多解”探索科学问题驱动结构化学概念和理论的深层理解*[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2): 10-16
|
|
[1] |
刘涛,韩玲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124-126
|
[2] |
万坚.大学化学,2017,32(4):11-16
|
[3] |
潘睿.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2):73-77
|
[4] |
徐香兰,王翔. 大学化学,2018,33(2):22-28
|
[5] |
孟祥军,石瑾,王秀阁.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0):29-34
|
[6] |
李嘉琪.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9):69-75
|
[7] |
李海蓓,戚明颖,宋萃,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4):36-40
|
[8] |
赵容浩, 朱荣秀, 张冬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6): 121-124
|
[9] |
李海蓓,宋萃,乔丽娜,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2):31-36
|
[10] |
安德森.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蒋小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