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活·社会
|
简牍学研究中化学保护的重要性*
吕文博1 , 李世晶1 , 莫尊理1,2**
1.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2.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 甘肃兰州 730030
Importance of Chemical Protection in Bamboo Slips Research
LV Wen-Bo1 , LI Shi-Jing1 , MO Zun-Li1,2**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2. The Institute for Brief Documentation and Research,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30, China
摘要: 简牍是古今文明传递的重要媒介,简牍中的史料记载是人类重要的历史痕迹。然而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各个地方出土的简牍未经修复都无法完整有效地获取其中信息。使用化学物质,结合化学原理是保护以及修复简牍的重要手段。探寻了简牍构造以及出土特点,探究了简牍腐蚀和开裂变形的原因,提出用化学的方法去保护和修复简牍。
关键词: 简牍 ,
饱水简牍 ,
化学保护 ,
化学修复 ,
脱色保护 ,
脱水保护 ,
复形保护
基金资助: *甘肃省高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3CYZC-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65027); 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20YE3GA022)
通讯作者:
**E-mail: mozlnwnu@126.com
作者简介 : 吕文博和李世晶贡献相同,共同为第一作者
引用本文:
吕文博, 李世晶, 莫尊理. 简牍学研究中化学保护的重要性* [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8): 1-6
[1]
赵成杰. 今文〈尚书·周书〉异文研究及汇编. 中国台北: 蘭台出版社, 2015
[2]
李山. 诗经(节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7
[3]
王充. 论衡. 长沙: 岳麓书社, 2015
[4]
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5]
郑天挺.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6]
刘乾先. 中华文明实录.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7]
徐华龙. 中国鬼文化大辞典.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4
[8]
马静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3): 69-73
[9]
赵桂芳.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6(2): 59-67
[10]
程鹏万. 简牍帛书格式研究.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11]
魏栋. 出土文献, 2023(1): 31-39, 155
[12]
胡东波, 宋少华, 肖静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2): 14-19
[13]
Wang X, Zhang B, Hu Y.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21, 51: 174-181
[14]
王晨仰, 杨雯, 张坤,等. 无机化学学报, 2018, 34(12): 2127-2134
[15]
刘露, 史少华. 文物天地, 2022(6): 30
[16]
金平. 大众考古, 2016(7): 52-56
[17]
方北松,吴顺清,吴昊,等.出土饱水简牍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2018-12-22
[18]
吴昊, 陈子繁, 魏彦飞,等.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 28(3):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