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评价
|
|
|
|
|
|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机衔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
林双龙, 杨晓环, 王妍**, 次立杰, 胡江浦, 周健, 侯悦 |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5 |
|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and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Matter |
LIN Shuang-Long, YANG Xiao-Huan, WANG Yan**, CI Li-Jie, HU Jiang-Pu, ZHOU Jian, HOU Yue |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5, China |
|
摘要:各学段的衔接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化学学科的衔接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衔接,针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相关研究较少,但作为化学启蒙的小学科学课程不该被忽视。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例,通过对比分析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与2个科目的教材,找准2个学科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上的衔接点,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衔接建议。研究发现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在课程标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这部分内容的衔接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衔接教学设计空间。
|
|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小学科学,
衔接,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
|
基金资助:*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20335);石家庄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XM-202221P,GJZX-2022023);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30332) |
通讯作者:
**E-mail: wangyansjz90@163.com
|
引用本文: |
林双龙, 杨晓环, 王妍, 次立杰, 胡江浦, 周健, 侯悦.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机衔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9): 25-28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404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
[2] |
杨妙霞.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21):6-10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5] |
胡军.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下册).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
|
[6] |
胡军.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
|
[7] |
胡军.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
|
[8] |
王晶,郑长龙.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
[9] |
胡军.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
|
[10] |
王晶,郑长龙.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
[11] |
胡军.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上册).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