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
|
|
|
|
|
|
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卤代烃 金属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与实践 |
武少峰, 陈子仁, 夏昱, 张永红, 刘晨江** |
新疆大学化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
|
Application of Peer Instruc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an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
WU Shao-Feng, CHEN Zi-Ren, XIA Yu, ZHANG Yong-Hong, LIU Chen-Jiang** |
College of Chemistry,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9,China |
|
摘要:同伴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以课堂不同环节中测试的正确率为依据,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有机化学》第六章“卤代烃 金属有机化合物”为例,利用同伴教学法对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习题测试以及学生互助互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测试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同伴教学法将单向讲授的教学转变为多面互动的教学活动,能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中重要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
|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
有机化学,
卤代烃
|
收稿日期: 2024-05-12
|
基金资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D01C376);新疆大学2024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XJDX2024YKCSZ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61044, 21961037);天池英才计划博士项目 |
通讯作者:
** E-mail:pxylcj@126.com
|
引用本文: |
武少峰, 陈子仁, 夏昱, 张永红, 刘晨江. 同伴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卤代烃 金属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24): 16-20
|
|
[1] |
李望,朱晓波.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4):113
|
[2] |
陈华仕.化工设计通讯,2023,49(5):91-94
|
[3] |
杨双花,刘睿.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31(1):94-96
|
[4] |
赵海英,赵睿国,陈树峰.大学化学,2023,38(8):31-37
|
[5] |
何炜,王海波,李明华,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8):108-112
|
[6] |
田燕,盖利刚,黑晓明,等.高教学刊,2022,8(29):116-119
|
[7] |
李万梅,岳晓光,欧阳娅妮,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4):33-38
|
[8] |
周智,李毅然,卢向阳,等.山东化工,2019,48(1):129-130
|
[9] |
Eric Mazur.Peer Instruction:A User’s Manual.Pearson Edition,2014
|
[10] |
Crouch C H,Eric M.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2001,69(9):970-977
|
[11] |
昂黑鲁玛.同伴教学法在“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4-6
|
[12] |
张萍,Eric Mazur.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
[13] |
张萍,涂清云,齐薇,等.中国大学教学,2013(9):60-6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