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
|
|
|
|
|
碳酸钠与盐酸分步反应pH曲线误差探究* |
孟庆华**, 刘茂臻, 邢蓓蓓, 刘翠 |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
|
Exploration of pH Curve Errors in the Stepwise Reac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with Hydrochloric Acid |
MENG Qing-Hua**, LIU Mao-Zhen, XING Bei-Bei, LIU Cui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
|
摘要:采用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探究了用数字化技术获得的碳酸钠与盐酸分步反应的pH曲线第1步消耗的盐酸量V1与第2步消耗的盐酸量V2存在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V1,V2产生差异主要是由搅拌速度、滴定速度、溶液浓度、溶液温度等条件影响pH传感器对pH响应的滞后效应造成的。在滴定过程中溶液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滴定速度越快,V1大于V2且差值越大;Na2CO3浓度越高时其溶液黏度越大,使pH传感器对pH响应的滞后效应加剧;溶液温度较高时,溶液黏度降低,使V1与V2差值变小;当Na2CO3浓度较低时,水中溶解的CO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量对V1与V2差值的影响不能忽略,配制溶液的纯净水最好煮沸冷却后即用。
|
|
关键词: 滞后效应,
pH传感器,
分步反应,
碳酸钠,
盐酸
|
|
基金资助:*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3SJYB1077) |
通讯作者:
**E-mail:mqhxz@jsnu.edu.cn
|
引用本文: |
孟庆华, 刘茂臻, 邢蓓蓓, 刘翠. 碳酸钠与盐酸分步反应pH曲线误差探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3): 86-92
|
|
[1] |
高妙添. 化学教育,2013,34(6):38-41
|
[2] |
吴晓红,肖敏,任斌,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127-129
|
[3] |
江雷. 中学化学,2015(6):29-30
|
[4] |
巫继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2):43-45
|
[5] |
王彦军,施彩娟.新课程导学,2019(25):25-26,28
|
[6] |
符吉霞,丁伟.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2):28-32
|
[7] |
韩慧磊,信欣,孙影.化学教学,2020(3):56-60
|
[8] |
张磊,王璇,孙美华. 化学教学,2021(6):74-77
|
[9] |
郭雨琦,孟庆华,刘翠,等. 化学教学,2022(11):71-74
|
[10] |
赖胤龙,刘春莲,黄钰泓,等. 云南化工,2023(3):157-160
|
[11] |
郭旭明,韩建国. 仪器分析.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24-26
|
[12] |
陈宏. 常用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6
|
[13] |
徐环. 电解质溶液中CO2的盐效应和沉积物——海水界面CO2扩散通量的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1
|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
[15] |
刘燕,王红轩,黄素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44(23):104-1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