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
|
|
|
|
我国有机化学命名法的历史演进 |
江家发, 郑楠 |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芜湖 241000 |
|
|
摘要:通过对有机化学命名法演变历程的分析与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在我国现代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建立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的4大发展阶段——江南制造局的有机化学译名、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命名、科学名词审查会的有机化学名词、国立编译馆的《化学命名原则》。
|
|
关键词: 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系统命名法,
演变历程
|
|
引用本文: |
江家发, 郑楠. 我国有机化学命名法的历史演进[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9): 85-88
|
|
[1] |
孔健.化学教学, 2007, (5): 58-60
|
[2] |
杨师棣, 王大为.上饶师专学报, 1996, (3): 88-91
|
[3] |
刘广定.科学月刊, 1985, 10(190): 873-877
|
[4] |
赵匡华.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76-94
|
[5] |
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 279-299
|
[6] |
张澔.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名词: 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系统命名的开始.中国科技史料, 2005, 26(3): 220-230
|
[7] |
Balme H.China and Modern Medicine.London: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1921: 104
|
[8] |
Cousland P B.An English-Chin ese Lexicon of Medical Terms.5ed.Shanghai: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1924: 1
|
[9] |
张澔.中文化学术语的统一: 1912-1945 年.中国科技史料, 2003, 24(2): 124-130
|
[10] |
张澔.郑贞文与中文化学命名.科学术语研究, 2006, 8(3): 61-64
|
[11] |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下).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414-416
|
[12] |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