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0年 第31卷 第9期 出版日期: 2010-05-02

本期栏目:

生活中的化学
专论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课程天地
教学研究
高考改革
复习指导
教师教育
调查报告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化学奥林匹克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生活中的化学
结构适应性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郭世豪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1-2,5
 支持材料 Top
PDF (233KB) ( 5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大学或中学化学教材中阐述的某些有机化学现象无法用范德华力、偶极矩、介电常数等化学基本理论来加以解释,引人控制论的方法对这些有机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

大学或中学化学教材中阐述的某些有机化学现象无法用范德华力、偶极矩、介电常数等化学基本理论来加以解释,引人控制论的方法对这些有机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有机分子间的作用与有机分子间的结构适应性密切相关。


酸碱指示剂的发展方向
徐慧, 徐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3-5
 支持材料 Top
PDF (870KB) ( 12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酸碱指示剂的基础知识和选择依据,重点介绍了目前天然植物色素在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中的应用。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纳米技术和DNA结构转变的无污染...
介绍了酸碱指示剂的基础知识和选择依据,重点介绍了目前天然植物色素在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中的应用。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纳米技术和DNA结构转变的无污染环保指示剂更加值得关注。

 专论
实验与科学学习——一种认识论的反思
刘瑞, 郑长龙, 姚金月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6-8
 支持材料 Top
PDF (202KB) ( 23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实验作为近代科学的根基,在科学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实证主义和否证主义的相关论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实验在学生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作为近代科学的根基,在科学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实证主义和否证主义的相关论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实验在学生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

 课程与教材研讨
解读日本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以化学内容为例
刘继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9-1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2KB) ( 2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化学学科视角,全面、深入分析与解读日本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改订的背景、基本方针以及改订要点,为完善和加强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从化学学科视角,全面、深入分析与解读日本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改订的背景、基本方针以及改订要点,为完善和加强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新课程天地
课堂观察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活动——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析及反思
夏建华, 曹淑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12-14,2
 支持材料 Top
PDF (690KB) ( 13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制作观察量表,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对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制作观察量表,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对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为教师的个人反思提供方向,探寻更加合理的科学探究模式。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实验研究化学——以“葡萄糖”探究式课堂教学为例
王飞, 包朝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15-18
 支持材料 Top
PDF (296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葡萄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反思、研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以“葡萄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反思、研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新课程课堂教学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郑永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19-20
 支持材料 Top
PDF (145KB) ( 7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刚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就是,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一要看阶段、二要看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刚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就是,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一要看阶段、二要看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化学教科书插图修改的分析——以人教版高中《化学1》3个版本教科书为例
刘冠运, 麦裕华, 钱扬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21-23
 支持材料 Top
PDF (828KB) ( 30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1》3个版本教科书插图修改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的插图修改方式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教科书插图修改全面、到位,能够关注细节,提高了插...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1》3个版本教科书插图修改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的插图修改方式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教科书插图修改全面、到位,能够关注细节,提高了插图的教学功能和教科书的质量,对教科书插图的后续修改提出了建议。


 教学研究
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醇类”教学研究
陈颖, 李慧珍, 王磊, 丁惠娟, 杨雪梅, 吴卫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24-29,71
 支持材料 Top
PDF (1830KB) ( 3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并实施了凸显“结构分析-性质预测”的探究活动为主的醇类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基于学生不同认识基础的“醇类”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探研先期所学习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反应类型等知识对于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化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发展——“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案例透视
何彩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30-32
 支持材料 Top
PDF (816KB) ( 5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概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概念内涵的识记和辨析,而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
化学概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概念内涵的识记和辨析,而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想工具。本文以“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为例,对案例中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学生化学概念学习水平和认识发展目标、创设经历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3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浅析“电解水实验”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应用
秦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33-34,62
 支持材料 Top
PDF (381KB) ( 17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以学科观念的构建为主线,从物质组成、宏观与微观、能量转化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贯穿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电...
在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以学科观念的构建为主线,从物质组成、宏观与微观、能量转化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贯穿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电解水实验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应用。

从中英3节同题化学课教学设计的比较看我国科学探究教学改革
郭春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35-37
 支持材料 Top
PDF (201KB) ( 10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中英3节同课题化学课教学设计简介基础上,从设计理念差异、实验准备、推广价值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进一步改革我国科学探究教学和实验教学提出了初步看法
在中英3节同课题化学课教学设计简介基础上,从设计理念差异、实验准备、推广价值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进一步改革我国科学探究教学和实验教学提出了初步看法

基于趣味化学实验的小学生化学启蒙教育
陈凯, 陈博, 赵钧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38-4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6KB) ( 8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趣味化学实验为呈现形式,面向小学生开展化学启蒙教育,在活动实践中获取理论的升华。介绍了国内外小学化学启蒙教育的现状;探讨了趣味化学实验课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特征;...
以趣味化学实验为呈现形式,面向小学生开展化学启蒙教育,在活动实践中获取理论的升华。介绍了国内外小学化学启蒙教育的现状;探讨了趣味化学实验课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特征;提供了几则在南京多所小学实践过的化学实验活动案例。

 高考改革
高考化学选考题难度等值问题研究——基于2010年新课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陆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42-43,55
 支持材料 Top
PDF (624KB) ( 10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中4个不同化学课程模块选考题难度预测和实测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搭配选考模块”和“综合平衡试题难度”等解决选...
在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中4个不同化学课程模块选考题难度预测和实测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搭配选考模块”和“综合平衡试题难度”等解决选考题难度等值问题的路径。

化学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探
张志红, 张雨强, 周传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44-46
 支持材料 Top
PDF (970KB) ( 12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标准是评价的准绳,是评价质量的保障,而评价又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业成就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借鉴韦...

标准是评价的准绳,是评价质量的保障,而评价又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业成就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借鉴韦伯模式,可以从知识类别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广度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4个方面来初步探讨化学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复习指导
优化教学程序 提高高考化学复习的效度
王愫懿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47-49
 支持材料 Top
PDF (204KB) ( 39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如何解读《考试说明》,严控高三化学复习的范围;如何研究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针对性;如何捕捉学生的化学知识薄弱点与盲点;如何提高高三化学...
从如何解读《考试说明》,严控高三化学复习的范围;如何研究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针对性;如何捕捉学生的化学知识薄弱点与盲点;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效度;如何狠抓“三化”,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与成功率等方面介绍了进行高考复习的成功经验。

 信息与公告
第21届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报道
陆真, 陈欢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49
 支持材料 Top
PDF (95KB) ( 3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2010 年8 月8~14 日,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在台湾省台北市主办了第21 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会议由台湾化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承办。
2010 年8 月8~14 日,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在台湾省台北市主办了第21 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会议由台湾化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承办。

 教师教育
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
熊言林, 魏先文, 朱昌青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50-52
 支持材料 Top
PDF (208KB) ( 3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分析了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又称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改革方案:(1)重...
分析了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又称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改革方案:(1)重视基础实验,强化训练实验技能;(2)增加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3)加强设计实验,着力培养实验教学能力;(4)拓展课程内容,提高实验创新能力。根据这些实验课程内容改革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

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盖立春, 郑长龙, 邝文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53-55
 支持材料 Top
PDF (864KB) ( 3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使用“创意教学行为”量表,对103名高中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类型、教师的性别、学历和教龄对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没...
使用“创意教学行为”量表,对103名高中化学教师“创意教学行为”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类型、教师的性别、学历和教龄对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没有显著影响;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随教龄增长而周期性波动:如果以3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在每个周期开始的那一年,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明显偏高;而在每个周期的中间或者即将结束的那一年,教学行为的创意程度明显偏低。

理科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
张学方, 王爱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56-58
 支持材料 Top
PDF (317KB) ( 6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2009 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到北京35 中看望师生并听课,上午听完5 节课后,下午召开座谈会。他发言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人才培养...

2009 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到北京35 中看望师生并听课,上午听完5 节课后,下午召开座谈会。他发言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


 调查报告
阅读理解与学生知识建构的调查分析
崔海林, 张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59-62
 支持材料 Top
PDF (845KB) ( 3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展开论述;通过学生对“溶解度”、“燃烧的条件”、“氧气的...

针对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展开论述;通过学生对“溶解度”、“燃烧的条件”、“氧气的性质”3个主题教学内容关注程度的调查分析,发现有利于学生思维顺延的教学设计应尽可能基于真实的情境,同时注意阶梯状或螺旋状的及时跟进。


化学课堂“垃圾时间”与课堂效率的调查
相佃国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63-64,82
 支持材料 Top
PDF (196KB) ( 7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从化学课堂“垃圾时间”的角度,通过对高中学校师生的调查,分析了产生“垃圾时间”的原因,提出了...
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从化学课堂“垃圾时间”的角度,通过对高中学校师生的调查,分析了产生“垃圾时间”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或消灭课堂“垃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对策。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培养高一学生化学实验的规范性
陈峰, 刘玉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65-66
 支持材料 Top
PDF (143KB) ( 23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探究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分析了高一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原因,从开学第一课、课前预习、课后反思、随机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培养学...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探究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分析了高一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原因,从开学第一课、课前预习、课后反思、随机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实验规范操作的某些做法。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柏品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67-68
 支持材料 Top
PDF (155KB) ( 25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目前农村初中对实验教学仍不够重视,实验开设率不高、对实验教学缺少研究,导致部分教师实验技能下降:对实验操作步骤不熟悉、实验操作细节不规范、实验后处理不到位等。要...
目前农村初中对实验教学仍不够重视,实验开设率不高、对实验教学缺少研究,导致部分教师实验技能下降:对实验操作步骤不熟悉、实验操作细节不规范、实验后处理不到位等。要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教科书的学习与研究、注重对实验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推动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

不可忽视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韩程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69-71
 支持材料 Top
PDF (683KB) ( 18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意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的目标进行分解、实验内容进行改进与组合、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实验的效果进行...
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意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的目标进行分解、实验内容进行改进与组合、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实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实施原则从3个方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

以粉笔为载体的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
袁东霞, 郭宝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2-72,88
 支持材料 Top
PDF (535KB) ( 42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笔者利用粉笔具有强吸附性和热稳定性的特点,将铝热反应、乙醇催化氧化、铝粉在氧气中燃烧这3个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的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了有效改进。

笔者利用粉笔具有强吸附性和热稳定性的特点,将铝热反应、乙醇催化氧化、铝粉在氧气中燃烧这3个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的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了有效改进。


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巧妙设计
戚万友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3
 支持材料 Top
PDF (127KB) ( 6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选用了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部分氯化氢气体,导致部分性质实验难以完成。
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选用了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部分氯化氢气体,导致部分性质实验难以完成。

乙醚易燃性及其蒸气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创新设计
丁明珍, 于海燕, 吴美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4
 支持材料 Top
PDF (103KB) ( 1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高中化学和大学有机化学中,讲到乙醚的性质时,都只是用一句话告知学生:乙醚易燃,其蒸气比空气重,至于如何证明,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没有提及。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
在高中化学和大学有机化学中,讲到乙醚的性质时,都只是用一句话告知学生:乙醚易燃,其蒸气比空气重,至于如何证明,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没有提及。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此进行了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乙醚易燃且蒸气密度比空气大,也加深了学生对乙醚该性质的记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第十届全国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分析与反思
王金龙, 鞠东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5-76
 支持材料 Top
PDF (552KB) ( 28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总结评价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涌现出的优秀案例及其设计思想,对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研究提出建议。
总结评价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涌现出的优秀案例及其设计思想,对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研究提出建议。

 问题讨论与思考
溴水长期存放橙色会消失吗
刘怀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7-78
 支持材料 Top
PDF (435KB) ( 2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溴水长期存放,橙色会消失”竟成为教科书上的硬伤和教师教学时出现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教学现实。
“溴水长期存放,橙色会消失”竟成为教科书上的硬伤和教师教学时出现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教学现实。

探究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法
吴名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79-81
 支持材料 Top
PDF (357KB) ( 5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着重探讨影响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的因素,探讨了溶解氧、溶液的滴加顺序、溶液滴加速率、溶液的浓度、生成沉淀的紧密程度、温度等因素对沉淀颜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寻...
着重探讨影响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的因素,探讨了溶解氧、溶液的滴加顺序、溶液滴加速率、溶液的浓度、生成沉淀的紧密程度、温度等因素对沉淀颜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求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的最佳方法。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再改进
梁峻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82
 支持材料 Top
PDF (95KB) ( 19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教育》2010 年第3 期第84 页载文《硫酸亚铁溶液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再改进》,实验装置的改进创造了实验的无氧环境,Fe2+ 溶液...
《化学教育》2010 年第3 期第84 页载文《硫酸亚铁溶液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再改进》,实验装置的改进创造了实验的无氧环境,Fe2+ 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解决了Fe2+ 溶液中溶解氧的干扰问题,使得实验现象更加理想。

 化学奥林匹克
从甘肃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析中学生成才因素
莫尊理, 孟淑娟, 郭瑞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83-84
 支持材料 Top
PDF (390KB) ( 20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已在甘肃省举办多年,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各市(区) 县化学教学水平。其内涵为:与时俱进性、年轻人之间的智力方面的角逐。
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已在甘肃省举办多年,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各市(区) 县化学教学水平。其内涵为:与时俱进性、年轻人之间的智力方面的角逐。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我国有机化学命名法的历史演进
江家发, 郑楠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9): 85-88
 支持材料 Top
PDF (1207KB) ( 38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对有机化学命名法演变历程的分析与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在我国现代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建立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的4大发展阶段——江南制造局的有机化学译名、虞和钦的有...
通过对有机化学命名法演变历程的分析与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在我国现代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建立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的4大发展阶段——江南制造局的有机化学译名、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命名、科学名词审查会的有机化学名词、国立编译馆的《化学命名原则》。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