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
|
|
|
|
|
我国化学模型本质观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
魏妍, 薛松**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
|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Empirical Study of Nature of Chemical Models in China |
WEI Yan, XUE Song** |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
|
摘要:模型本质观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构建和应用化学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我国模型本质观相关的17篇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揭示当前化学学科模型本质观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关于模型本质观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群体,且大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2)在理论框架与维度建构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的维度划分存在差异,但核心观点基本一致,均可以纳入表征属性、功能属性和动态属性的三维分析框架中,部分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建模本质的维度,探索对建模过程的认识。(3)测评现状表明,学生普遍存在对模型认知不足的情况,且在多个维度的理解水平存在差异;职前教师对模型的整体理解水平仍有待提高;在职教师较为重视模型的可变性和多重表征性,但往往忽视其预测功能。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化学学科中模型本质观实证研究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
|
关键词: 化学模型,
模型本质观,
系统性文献综述
|
收稿日期: 2024-12-17
|
基金资助:*“十四五”第二批研究生省级教改项目“AI-STEM教育理念下理科师范生科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JGCG20241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 |
通讯作者:
**E-mail:xuesong@zjnu.edu.cn
|
引用本文: |
魏妍, 薛松. 我国化学模型本质观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3): 105-110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
[2] |
张静, 丁林, 高佳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 38(10): 73-78
|
[3] |
Schwarz C V, White B Y.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005, 23(2): 165-205
|
[4] |
Schwarz C V. Science Education, 2009, 93(4): 720-744
|
[5] |
Namdar B, She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5, 37(7): 993-1023
|
[6] |
胡晓玲, 韦慕春, 袁民, 等.电化教育研究, 2024, 45(1): 43-51
|
[7] |
Schwarz C V, Reiser B J, Davis E A, et 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09, 46(6): 632-654
|
[8] |
祝钱. 化学教学, 2023(12): 13-18
|
[9] |
贺冰. 发展高一学生建模能力的化学建模教学实践研究.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3
|
[10] |
许佳帅. 初中科学教师建模教学表现水平及建模认识的个案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2
|
[11] |
鲁静. PCK视域下职前化学教师模型认知的现状调查及建模教学水平测评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
|
[12] |
储独俊, 邓峰, 黎梦丽, 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14): 79-83
|
[13] |
唐金红. 化学师范生模型本质观、建模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
[14] |
Treagust D F, Chittleborough G, Mamiala T 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2, 24(4): 357-368
|
[15] |
邱美虹. 科学教育月刊, 2008(306): 2-9
|
[16] |
Grosslight L, Unger C, Jay E, et 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991, 28(9): 799-822
|
[17] |
Justi R, Gilber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3, 25(11): 1369-1386
|
[18] |
Upmeier zu Belzen A, Krüger D. Zeitschrift für Didaktik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2010(16): 41-57
|
[19] |
Van Driel J H, Verloop 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99, 21(11): 1141-1153
|
[20] |
Krell M, Upmeier zu Belzen A, Krüger 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014, 44(1): 109-132
|
[21] |
江奇芹, 李海琴, 杨洋, 等.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1(10): 35-41
|
[22] |
江奇芹. 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1
|
[23] |
成月红. 化学语境下高中生元建模知识测评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
|
[24] |
曾艳, 成月红, 郭科. 化学教学, 2023(7): 18-23
|
[25] |
邓峰. 化学教育, 2011, 32(10): 41-44
|
[26] |
张静娟. 高中生模型观念对其模型认知水平影响的研究. 济宁: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2
|
[27] |
薛松. 高中生模型本质认识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鄞州中学为例.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
[28] |
井波. 中学化学教师对模型的认知和建模教学的认识研究. 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2
|
[29] |
邓峰, 储独俊, 董娟, 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5): 66-7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