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版权信息
编 委 会
栏目设置
投稿指南
网上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培训
版权转让协议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下期要目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网上付款
邮局汇款
现金支付
期刊工具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25年 第46卷 第13期 出版日期: 2025-07-02
本期栏目: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微言大义
第46卷第13期中英文目次
教学研究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调研报告
化学·生活·社会
课程·教材·评价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国内外动态
化学奥林匹克
优质课例
书评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第46卷第13期中英文目次
Select
第46卷第13期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0
支持材料
Top
PDF
(377KB) (
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化学·生活·社会
Select
果蔬保鲜剂——甘氨酸甜菜碱
*
孙紫煊, 万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215
支持材料
Top
PDF
(2947KB) (
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低温保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甘氨酸甜菜碱(GB)作为一种非毒性的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绿色、安全的果蔬保鲜剂。从化学的角度介绍了G...
低温保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甘氨酸甜菜碱(GB)作为一种非毒性的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绿色、安全的果蔬保鲜剂。从化学的角度介绍了GB的合成以及GB通过稳定蛋白质结构缓解果蔬冷害的作用机制,揭示果蔬发生冷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Select
牛乳中的风味物质及其形成机理
柯天乐, 杨晨露, 李欣禧, 樊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7-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20272
支持材料
Top
PDF
(1487KB) (
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课程·教材·评价
Select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科学家形象塑造比较研究
*
刘玉荣, 李晋南, 张冰, 陈昕昕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9-1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94
支持材料
Top
PDF
(1470KB) (
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对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家形象”刻画的个人特征、外界影响、学术研究、教材呈现等4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中版教材彰显本土科学家优势、重视科学方法培育、呈现...
通过对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家形象”刻画的个人特征、外界影响、学术研究、教材呈现等4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中版教材彰显本土科学家优势、重视科学方法培育、呈现方式多为图文并茂,但科学家人格塑造不够立体、生活形象略为欠缺、背景特征较为薄弱;美版教材科学家外在形象鲜活、学术态度描绘深刻、注重研究场景描绘,但团队科学家素材较少、科学家研究价值书写不足。针对这些特点,为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建议,以更好地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化学教学中。
Select
人教版新旧初中化学教材的对比分析——“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的变化
朱芸, 张苗, 敬林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5-1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20232
支持材料
Top
PDF
(1549KB) (
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应用
*
吴锶敏, 钱扬义, 温金菊, 彭盈盈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7-1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195
支持材料
Top
PDF
(1582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优质课例
Select
基于古籍渗透传统文化的初中化学教学
*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王菲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20-2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079
支持材料
Top
PDF
(3657KB) (
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在对初中化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主题内容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思路,并以“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基于古籍《天工开物》详细介绍渗透传统...
在对初中化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主题内容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思路,并以“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基于古籍《天工开物》详细介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从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科学辩证看待古籍、重视传统文化实践等3个视角谈了实践反思,为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学科理解的模型建构教学实践——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卓峻峭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26-3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171
支持材料
Top
PDF
(2011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难以体现VSEPR中蕴含的学科本原性思想,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地运用VSEPR模型处理复杂问题。基于学科理解的VSEPR知识建构教学要点包括:...
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难以体现VSEPR中蕴含的学科本原性思想,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地运用VSEPR模型处理复杂问题。基于学科理解的VSEPR知识建构教学要点包括:(1)先建立共价键互斥理论,后引入孤电子对将其发展为VSEPR;(2)从电子式出发认识和推导计算孤电子对数和价层电子对数的公式;(3)利用库仑定律认识单键和多重键、孤电子对和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差异;(4)将VSEPR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从分子推广到离子和复杂分子。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了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Select
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电解池的应用”项目式教学
*
——自制电解消除笔
王小兵, 李琪琪, 吴华兴, 冯子欣, 曾桂花, 余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34-4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177
支持材料
Top
PDF
(7704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结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课程“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下的“电解池”相关内容和校本选修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并制作电解消除笔。在项目探究过程中...
结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课程“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下的“电解池”相关内容和校本选修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并制作电解消除笔。在项目探究过程中通过构建不同情境下的电解池模型,分层递进式分解问题并逐一解决,促进学生对电解池模型的认知,深化电化学原理,启迪学生高阶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形成。
Select
基于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
*
——过氧化氢与碘化钾的反应
王小静, 方胜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41-4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49
支持材料
Top
PDF
(2346KB) (
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过氧化氢与碘化钾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证据推理下的4轮实验探究:过氧化氢与碘化钾发生何种反应、碘单质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外界条件和物质的量对该反应的影响,...
以过氧化氢与碘化钾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证据推理下的4轮实验探究:过氧化氢与碘化钾发生何种反应、碘单质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外界条件和物质的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在讲道理的样式下完成实验探究基本模型的建构、运用、巩固和完善,形成解决实验中异常现象问题的一般路径和方法,提升实验探究基本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的认知水平。
Select
基于学科理解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
*
——电负性的应用
李卿, 左京平, 王红轩, 郭志强, 黄素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47-5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130
支持材料
Top
PDF
(2011KB) (
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设计固体储氢材料”为学习情境,将电负性的学科价值和实践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真问题、真任务的达成,驱动学生经历了电负性提出的必要性、认识电负性的概念和简单...
以“设计固体储氢材料”为学习情境,将电负性的学科价值和实践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真问题、真任务的达成,驱动学生经历了电负性提出的必要性、认识电负性的概念和简单应用、利用电负性设计储氢物质,进阶性的深度学习历程,强调电负性学科本原性的理解,聚焦微观本质,凝练具有迁移价值的认识视角,形成了定性、定量衡量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弱的结构化思路,增进对电负性的学科理解,实现深度学习,发挥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Select
基于中华传统工艺的高中化学“电解池”项目式教学
*
——制作景泰蓝
罗安媚, 万莉, 陈笑鸽, 蒋宇瑛, 熊晟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55-5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10117
支持材料
Top
PDF
(1202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教学研究
Select
发展学生系统思维的有效失败教学探索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周冬冬, 李畅畅, 章志诚, 张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57-6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60103
支持材料
Top
PDF
(2227KB) (
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Kapur等人的有效失败教学和系统思维层级模型为研究基础,选取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开展教学探索与实践,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教学前后的系统...
以Kapur等人的有效失败教学和系统思维层级模型为研究基础,选取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开展教学探索与实践,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教学前后的系统思维表现,探索有效失败教学模式对学生系统思维发展的影响,为发展学生系统思维的有效失败教学提供启示与建议。
调研报告
Select
论证式教学对初中生论证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
蓝海航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65-7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030
支持材料
Top
PDF
(1116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探讨论证式教学(Argumentation-Based Teaching, ABT)在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准实验设计,选取122...
探讨论证式教学(Argumentation-Based Teaching, ABT)在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准实验设计,选取122名九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UF-EMI量表和论证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论证技能。结果表明:(1)ABT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论证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2) 论证技能与批判性思维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且前者是后者的有效预测因子。研究为ABT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为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供新的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Select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装置的简易改进
杨慧, 杨丽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72-7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56
支持材料
Top
PDF
(3244KB) (
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分析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电解氯化铜溶液的不足及国内目前该实验研究现状,提出优化后的实验改进方案。利用自制双室电解槽改进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改进方案对于电解...
通过分析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电解氯化铜溶液的不足及国内目前该实验研究现状,提出优化后的实验改进方案。利用自制双室电解槽改进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改进方案对于电解氯化铜溶液所需电压大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详细阐释了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减小药品用量、增加装置便携性,以切底针筒为电解槽,缩短电极距离,优化实验方案。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更明显,速率更快,并可指明电解时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实验操作简单、快捷,对环境没有污染,实验装置成本低、可重复利用,有利于学生分组实验及推广使用。
Select
金属锌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现象及产物成分的实验探究
*
王春, 郑晓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77-8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85
支持材料
Top
PDF
(4129KB) (
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借助常规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技术,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固体表面积不同的金属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锌片和锌粉与氯化...
借助常规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技术,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固体表面积不同的金属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锌片和锌粉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从反应现象的角度看:锌片及锌粉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均生成红褐色胶体和产生气体,锌粉反应速率较锌片快、反应过程中pH变化较快,生成的铁单质因锌片面积小容易被观察、因锌粉面积大而分散沉积在锌粉表面不容易被观察;从反应产物的角度看:锌片及锌粉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过程中均生成氢气、氯化锌、氯化亚铁和单质铁,当反应液的pH=3~4时均有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生成。
Select
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的家庭探究实验设计
*
陈洪, 张超逸, 刘婉倩, 赵云辉1**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83-8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082
支持材料
Top
PDF
(3150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探讨了6组不同生活物质在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反应效果,改进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式,并利用回收的生活塑料制品改进组装成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完成了二氧...
探讨了6组不同生活物质在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反应效果,改进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式,并利用回收的生活塑料制品改进组装成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装置。通过该装置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水的反应和不可燃也不可助燃的性质检验实验,体现了其具有可控可调、操作简便和安全环保的优势。整个探究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有效提升其实验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Select
促进化学深度学习的创新实验设计
*
——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莫崇姣, 高原, 魏明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88-9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10001
支持材料
Top
PDF
(6061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采用自制塑料实验盒,借助“高低檀香”复燃、“高低蜡烛”熄灭、“干湿玫瑰”变色,采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改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使实验演示可视化...
采用自制塑料实验盒,借助“高低檀香”复燃、“高低蜡烛”熄灭、“干湿玫瑰”变色,采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改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使实验演示可视化、趣味化、一体化,突破传统教学难以演示的瓶颈,促进化学深度学习。
Select
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塑料矿泉水瓶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吗
龚国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93-9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144
支持材料
Top
PDF
(1787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基于真实问题设计和管理学习环境,给中学生提供真实的科研体验。以氢气分子能否透过塑料矿泉水瓶壁为真问题,实施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数...
基于真实问题设计和管理学习环境,给中学生提供真实的科研体验。以氢气分子能否透过塑料矿泉水瓶壁为真问题,实施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实验分析再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真”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Select
跨学科融合的电化学探究性实验
*
——电解水储能技术
程素芳, 阮芳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97-10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24
支持材料
Top
PDF
(4694KB) (
1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水的电解”为例,借助电学知识探究电压大小对电解水的影响,定量检测电解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从物理化学跨学科融合学习视角探究电解水过程能量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以“水的电解”为例,借助电学知识探究电压大小对电解水的影响,定量检测电解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从物理化学跨学科融合学习视角探究电解水过程能量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介绍电解水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阐释氯碱工业新工艺节能措施。
Select
胶体性质的跨学科探究实验——胶体金的聚沉和电泳
黄志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03-10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20183
支持材料
Top
PDF
(1761KB) (
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国内外动态
Select
我国化学模型本质观实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
魏妍, 薛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05-11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20140
支持材料
Top
PDF
(1220KB) (
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模型本质观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构建和应用化学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我国模型本质观相关的17篇...
模型本质观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构建和应用化学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我国模型本质观相关的17篇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揭示当前化学学科模型本质观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关于模型本质观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群体,且大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2)在理论框架与维度建构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的维度划分存在差异,但核心观点基本一致,均可以纳入表征属性、功能属性和动态属性的三维分析框架中,部分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建模本质的维度,探索对建模过程的认识。(3)测评现状表明,学生普遍存在对模型认知不足的情况,且在多个维度的理解水平存在差异;职前教师对模型的整体理解水平仍有待提高;在职教师较为重视模型的可变性和多重表征性,但往往忽视其预测功能。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化学学科中模型本质观实证研究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化学奥林匹克
Select
注重主题教学及有机反应规律——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有机化学试题解析与拓展
周林锋, 张玉林, 郭鸿成, 林肃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11-11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20190
支持材料
Top
PDF
(1625KB) (
8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Select
钠元素的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
*
罗凌杰, 杨康芝, 王嘉嫣, 朱凤, 赖晓艺, 张文彬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13-11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013
支持材料
Top
PDF
(1684KB) (
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化学史的挖掘和融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厘清知识结构,同时感受科学研究中的情境,领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以金属钠提取的理论猜想、验证,...
化学史的挖掘和融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厘清知识结构,同时感受科学研究中的情境,领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以金属钠提取的理论猜想、验证,钠元素概念的发展和应用为线索整理了金属钠元素的发展史。结合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钠元素和电化学内容的分析,提炼出钠元素发展史对高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教育价值,以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提供情境素材和具体的化学问题、完善钠元素物质转化路径。
Select
构造原理示意图的发展史及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
梁剑伦, 单晓海, 南俊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18-12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01
支持材料
Top
PDF
(2176KB) (
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构造原理是研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思想模型,以构造原理示意图表征构造原理,能降低学生记忆能级填充顺序的难度。通过考究化学史实可知,构造原理示意图最早由中国学者...
构造原理是研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思想模型,以构造原理示意图表征构造原理,能降低学生记忆能级填充顺序的难度。通过考究化学史实可知,构造原理示意图最早由中国学者伊葆芳提出,其后有许多教学研究者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开发出形式多样的助记图,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降低使用构造原理示意图的难度和错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构造原理教学中,若合理引入构造原理示意图的历史和更多类型的助记图,则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模型认知和视觉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微言大义
Select
泛在科学教育的内涵及实践路径
张四方, 姚壮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25-12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003
支持材料
Top
PDF
(946KB) (
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数智化新时代中国化学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及研究方向
*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2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50600wh
支持材料
Top
PDF
(655KB) (
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书评
Select
STEM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发展路径——评《STEM教师的跨学科成长》
李星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28-1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5020107
支持材料
Top
PDF
(930KB) (
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Select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
13
): 104
支持材料
Top
PDF
(1533KB) (
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