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与思考
|
|
|
|
|
|
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
王雪瑞*, 刘松伟, 孙景妍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52 |
|
Experimental Inquiry on Reaction Between Copper and Hydrochloric Acid |
WANG Xue-Rui*, LIU Song-Wei, SUN Jing-Yan |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2, China |
|
摘要:通过实验及Nernst方程证明:常温、无氧时,铜与较浓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价铜的配合物和氢气;常温、有氧(空气)时,铜与较稀盐酸反应有利于二价铜的生成,铜与浓度不太小的盐酸反应优先生成一价铜。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H+浓度、酸根离子种类及浓度、产物中金属离子的形态及溶解性等多因素有关,建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中要注意阶段性与发展性,并慎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氢”的推论。
|
|
关键词: 铜,
盐酸,
铜的配合物,
氯化亚铜,
电极电势
|
收稿日期: 2025-01-07
|
通讯作者:
*E-mail:wangxuerui@bjsdfz.com
|
引用本文: |
王雪瑞, 刘松伟, 孙景妍. 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探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7): 95-101
|
|
[1] |
王晶,郑长龙.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12
|
[2]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下册.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767-768
|
[3] |
徐绍龄,徐其亨,田应朝,等. 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51,357,371,399
|
[4] |
张帅,袁廷新,张建强,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7): 11-14
|
[5] |
朱文祥. 无机化合物制备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65
|
[6]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上册.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5
|
[7] |
华彤文,王颖霞,卞江,等. 普通化学原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72-473
|
[8] |
刘振富.安康师专学报,1993(3/4): 66-67
|
[9] |
王晶,郑长龙.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