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讨论与思考
|
|
|
|
|
|
| 键能概念的内涵及应用条件的学科理解* |
| 张帅**, 张青杨, 魏瑞瑞, 常淑霞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北京 100028 |
|
| Disciplinary Understanding of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Bond Energy Concept |
| ZHANG Shuai**, ZHANG Qing-Yang, WEI Rui-Rui, CHANG Shu-Xia |
| RDFZ Chao Yang School, Beijing 100028, China |
|
|
摘要:“键能”是共价键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理解或解释物质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探讨“键能可以解释卤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规律,却不能解释氢卤酸的酸性强弱”等问题,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的不同反应机理,可有效促进学生准确理解键能的概念内涵及其应用条件,突破概念学习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迷思,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
| 关键词: 键能,
共价键极性,
均裂,
异裂
|
|
收稿日期: 2025-02-13
|
| 基金资助:*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课程“能源与材料”项目 |
|
通讯作者:
**E-mail:279817468@qq.com
|
| 引用本文: |
|
张帅, 张青杨, 魏瑞瑞, 常淑霞. 键能概念的内涵及应用条件的学科理解*[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21): 113-116
|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
| [2]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下册).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63
|
| [3] |
王晶,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性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7-40,54
|
| [4] |
王玲,邢东阳,郭晓琴,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5):69-78
|
| [5] |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上册).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 [6] |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下册).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5
|
| [7]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师教学用书[化学(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9
|
| [8] |
张兵,崔国卿,李彦.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9):103-106
|
| [9] |
陈阳亨,冉鸣.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7): 67-69
|
| [10]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7
|
| [11] |
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等.无机化学(下册).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46
|
| [12] |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下册).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