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论述
|
|
|
|
|
|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探讨 |
李嘉音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
|
摘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发展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为此,教师本身必须是创造型教师。
|
|
|
引用本文: |
李嘉音.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探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6, 7(1): 1-4
|
|
[1] |
“培养中学生探索与创造能力”《华南师大学报》1985,②,75.“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华中师大学报》1985.②,110.“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天津师大学报》 1985,①①29.③.11. [2] 靳乃铮,启发式教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
[3] |
“ 改革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光明日报》1984.9.③.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材教法》,1985,①60:“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问题”,同上,1985,③. [5] 谭国材,青少年科技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研究》1985,②43. [6] 赵文明等,七·向创造性思维飞跃,《告方法优化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
[7] |
李嘉音,论发展创造力,培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化学教学》1984,④,1.
|
[8] |
参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化学课教案一则——第三章第五节、离子反应、离于方程式”,《广东教育》1985,⑦-⑧,51.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