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
|
|
|
|
|
|
正确理解多原子分子的对称性及与极性的关系 |
蒋如铭 |
江西师院南昌分院 |
|
|
摘要:对于由极性键组成的多原子分子来说,它可能具有极性,也可能不具有极性,这方面判别方法是很多的。近年来,在部分大一《无机化学》教材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资料中,介绍的判别方法涉及了分子的对称性,然而有些叙述不够确切。例如: “如果空间构型不完全对称,键的极性不能抵消,由极性键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也仍然有极性,例如SO2、H2O、NH3等都是极性分子。”“CHCl3,四面体,键不同,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H2S,弯曲(V)形,键完全相同,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
|
|
|
引用本文: |
蒋如铭. 正确理解多原子分子的对称性及与极性的关系[J].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4, 5(4): 23-26
|
|
[1] |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七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24,(1981).
|
[2] |
吉林大学等校,无机化学学习题解”,吉林人民出版社,90,(1983).
|
[3] |
华南工业学院编,“无机化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95(1979).
|
[4] |
崔孟明,定炎谈高一化学枚防巾化r莽键的教学,化学教育,5(1980).
|
[5] |
广东省教育局高中化学参考书编写小组编,“高中化学第一册教学参考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81(1980).
|
[6]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编《中学化学教学间题参考》,100,(1977).
|
[7] |
华东师范大学等校编,“物质结构”,人民教育出版社,295,(198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