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
|
|
|
|
《六合丛谈》传播的近代化学及其述评 |
江家发, 汪芳芳 |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芜湖 241000 |
|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s of Modern Chemistry Spread by Shanghae Serial |
JIANG Jia-Fa, WANG Fang-Fang |
Institute of Chemistry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isity, Wuhu 241000, China |
|
摘要:《六合丛谈》(1857-1858年)是近代上海第1份综合性中文杂志,对近代科学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六合丛谈》中,“化学”一词首见于正式出版物,并传入日本。对《六合丛谈》中涉及的化学内容包括“化学”名词、元素种类、化学反应、金属提取、物质组成、质量守恒等进行研究,阐明其传播“化学”的意义及作用。
|
|
关键词: 《六合丛谈》,
近代化学,
科学传播
|
|
基金资助:“化学教学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 |
通讯作者:
江家发
E-mail: jjiafa@sina.com
|
引用本文: |
江家发, 汪芳芳. 《六合丛谈》传播的近代化学及其述评[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22): 60-64
|
|
[1] |
伟烈亚力.六合丛谈,1857,1(1):1-2
|
[2] |
王扬宗.中国科技史料,1999,20(3):211-226
|
[3] |
慕威廉.六合丛谈,1857,1(2):2-3
|
[4] |
沈国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1):55-71
|
[5] |
王毓明.大学化学,1986,1(4):67-77
|
[6] |
邓亮.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3):360-371
|
[7] |
伟烈亚力,王韬.六合丛谈,1858,2(1):10-15
|
[8] |
伟烈亚力.六合丛谈,1857,1(9):10-11
|
[9] |
威廉臣.六合丛谈,1857,1(2):3-6
|
[10] |
姚远,杨琳琳,亢小玉.西北大学学报,2010,40(3):550-555
|
[11] |
威廉臣.六合丛谈,1857,1(11):7-8
|
[12] |
杨勇.《六合丛谈》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
[13] |
沈国威.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