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4年 第35卷 第22期 出版日期: 2014-11-18

本期栏目:

知识介绍
课程与教材研讨
理论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
教师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知识介绍
非对称烯烃反应的立体化学
王云侠, 王兰英, 李剑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103
 支持材料 Top
PDF (2312KB) ( 13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实例就非对称烯烃反应(加卤素、加次卤酸、溶剂汞化-脱汞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稀冷高锰酸钾氧化反应、过酸氧化反应等)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进行详细分析,并...
通过实例就非对称烯烃反应(加卤素、加次卤酸、溶剂汞化-脱汞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稀冷高锰酸钾氧化反应、过酸氧化反应等)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专一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反应机理讨论了产物的立体构型。

四氧化三钴催化分解工业废气中的一氧化二氮
石玉, 王银河, 王明召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6-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50001
 支持材料 Top
PDF (592KB) ( 2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Co3O4催化分解工业废气中N2O的基础知识,涉及N2O分解的主要化...
介绍Co3O4催化分解工业废气中N2O的基础知识,涉及N2O分解的主要化学原理,以及Co3O4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催化机理和改进,供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用于教学实践。

 课程与教材研讨
浅评《化学元素综论》
万重庆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9-1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022
 支持材料 Top
PDF (431KB) ( 7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众多专业性化学类科技书中,《化学元素综论》作为化学元素知识手册型书籍,其通俗易懂的编写形式和准确可靠、丰富而又齐全的科学数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难得的学习和工...
在众多专业性化学类科技书中,《化学元素综论》作为化学元素知识手册型书籍,其通俗易懂的编写形式和准确可靠、丰富而又齐全的科学数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难得的学习和工作参考书。

 理论课教学
适时教学(JiTT)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源, 王译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12-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56
 支持材料 Top
PDF (477KB) ( 8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医学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适时教学(JiTT)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简要介绍了JiTT模...
在医学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适时教学(JiTT)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简要介绍了JiTT模式的内涵,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以“表面活性剂”这一节为例,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探索——以氯元素为例
罗树常, 郑鹏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16-1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10036
 支持材料 Top
PDF (736KB) ( 10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对无机化学教材知识的整合,绘制自由能变-氧化值图和各物质间转化图,由点到线,由线连网,将氯元素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知识体系,以期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元素相关内容,...
通过对无机化学教材知识的整合,绘制自由能变-氧化值图和各物质间转化图,由点到线,由线连网,将氯元素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知识体系,以期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元素相关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丰慧, 钱兆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20-2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10034
 支持材料 Top
PDF (528KB) ( 39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应用化学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课堂内和课堂外2个层面入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
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应用化学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课堂内和课堂外2个层面入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培养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角度,逐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教学
一种室温下制备乙酰丙酮铜络合物的方法
章建东, 姜文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24-2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127
 支持材料 Top
PDF (416KB) ( 36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室温下以乙酰丙酮和自制的碱式碳酸铜为原料合成乙酰丙酮铜。最佳合成条件是碱式碳酸铜和乙酰丙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时间2 h,产率可达99%,该化合物经过红外...
室温下以乙酰丙酮和自制的碱式碳酸铜为原料合成乙酰丙酮铜。最佳合成条件是碱式碳酸铜和乙酰丙酮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时间2 h,产率可达99%,该化合物经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表征。该反应具有操作和后处理方便、产品纯度和产率高等优点,同时将学生实验得到的产品进行有效利用。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小量化与绿色化研究与实践
钟国清, 夏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26-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10
 支持材料 Top
PDF (548KB) ( 27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碘量法是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常规分析方法,也是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常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对传统教材中的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实验内容进行了小量化改造,并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及...
碘量法是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常规分析方法,也是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常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对传统教材中的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实验内容进行了小量化改造,并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及滴加速度、反应温度、放置时间、酸的用量、滴定震荡速度及淀粉加入时刻等影响因素对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量化滴定能够达到常量滴定分析要求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大幅度降低实验消耗、节省实验经费80%以上,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益。

几类食品掺伪的化学检验
谢昕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30-3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115
 支持材料 Top
PDF (482KB) ( 12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分析法是掺伪食品鉴别检验的基础。给出乳及乳制品、蜂蜜、食用油、粮食谷物及调味品中常见掺伪物质的化学检验法,操作简便,在家庭或一般化学实验室即可完成。
化学分析法是掺伪食品鉴别检验的基础。给出乳及乳制品、蜂蜜、食用油、粮食谷物及调味品中常见掺伪物质的化学检验法,操作简便,在家庭或一般化学实验室即可完成。

潮州文化走进大学化学课堂的实践与反思——以一堂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为例
严赞开, 衷明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33-3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00042
 支持材料 Top
PDF (714KB) ( 3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一堂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为例,浅析了地方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培育大学特色文化的意义。并且就如何研究、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其教育功能进行了...
以一堂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为例,浅析了地方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培育大学特色文化的意义。并且就如何研究、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其教育功能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教师教育
化学师范生微格教学导入技能LICC课堂观察评价表的建构和应用
吴晓红, 高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37-4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10114
 支持材料 Top
PDF (642KB) ( 1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课堂观察模式是近年研究出的一种听评课范式。从学生学习(L)、教师教学(I)、课程性质(C)、课堂文化(C)4个维度构建导入技能LICC课堂观察评价表,将其运用于...
课堂观察模式是近年研究出的一种听评课范式。从学生学习(L)、教师教学(I)、课程性质(C)、课堂文化(C)4个维度构建导入技能LICC课堂观察评价表,将其运用于2010级、2011级化学师范生进行导入技能教学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出师范生训练导入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师范生教学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目的。

关注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题教学研修——以师范生“化学肥料”课堂教学为例
陈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42-4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60084
 支持材料 Top
PDF (859KB) ( 19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为了探索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指导和培养,由化学师范生、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初高中化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教学研修。在关注师范生试教“化学肥料”的...
为了探索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指导和培养,由化学师范生、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初高中化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教学研修。在关注师范生试教“化学肥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开展评析和指导。基于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指出化学师范生应回归学科知识,职前指导需要多元化补充,来自不同层面的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利于共同成长。该活动从实践层面开拓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浅析药物化学中含有标记氢的药物命名
杨永青, 陆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48-5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12
 支持材料 Top
PDF (611KB) ( 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正确地对药物分子进行化学命名是药物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含有标记氢的药物分子的命名一直是药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将药物化学教材中含有标记氢的化合物进行了归...
正确地对药物分子进行化学命名是药物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含有标记氢的药物分子的命名一直是药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将药物化学教材中含有标记氢的化合物进行了归类,并分别举例来分析它们的命名。

 非化学专业化教育
“腐蚀与防腐”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刘建国, 李自力, 张树文, 寇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51-5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73
 支持材料 Top
PDF (509KB) ( 8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腐蚀与防腐”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建设“腐蚀与防腐”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腐蚀与防腐”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建设“腐蚀与防腐”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等。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工程实践素质,为将来毕业后的工作提供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保障。

 信息技术与化学
演示视频在无机化学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黄莎华, 王爱民, 周祖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54-5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041
 支持材料 Top
PDF (375KB) ( 31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无机化学中如何合理地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介绍了如何利用演示视频来诠释身边的化学知识、解释化学概念以及弥补...
无机化学中如何合理地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介绍了如何利用演示视频来诠释身边的化学知识、解释化学概念以及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无机化学及实验的教学效果。

 问题讨论与思考
硼的化合物就是缺电子化合物吗
陈亚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57-5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50
 支持材料 Top
PDF (538KB) ( 21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三主族的硼元素是缺电子元素。硼元素主要形成共价型缺电子化合物。硼烷、卤化硼、硼酸是常见的硼的化合物。通过讨论这些硼化合物的结构,指出缺电子...
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三主族的硼元素是缺电子元素。硼元素主要形成共价型缺电子化合物。硼烷、卤化硼、硼酸是常见的硼的化合物。通过讨论这些硼化合物的结构,指出缺电子化合物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介绍了三氧化二硼的3种存在形式以及α-B2O3的晶体结构。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六合丛谈》传播的近代化学及其述评
江家发, 汪芳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 (22): 60-6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33
 支持材料 Top
PDF (673KB) ( 21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六合丛谈》(1857-1858年)是近代上海第1份综合性中文杂志,对近代科学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六合丛谈》中,“化学”一词首见于正式出版物,并传入日本。对...
《六合丛谈》(1857-1858年)是近代上海第1份综合性中文杂志,对近代科学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六合丛谈》中,“化学”一词首见于正式出版物,并传入日本。对《六合丛谈》中涉及的化学内容包括“化学”名词、元素种类、化学反应、金属提取、物质组成、质量守恒等进行研究,阐明其传播“化学”的意义及作用。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