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
|
|
|
|
化学史中科学精神的探析 |
余天桃, 刘玉玲 |
临沂师范学院化学系 山东临沂 276001 |
|
|
摘要:化学史不仅忠实地记录了 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和演变的规律, 而且它以不可代替的独特方式积累体现了 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分, 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
|
|
|
引用本文: |
余天桃, 刘玉玲. 化学史中科学精神的探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2, 23(z1): 87-89
|
|
[1] |
列宁. 列宁选集. 第 3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2] |
普赖斯. 小科学. 大科学. 上海: 世界科学社, 1982
|
[3] |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 (3)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
[4] |
恩格斯. 自 然辩证法.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
[5] |
Pavlov i p. D equest t o acadenric youth, S cience, 1936
|
[6] |
巨乃歧. 论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1
|
[7] |
刘德华等. 论自 然科学 研究中 的理性 精神. 自 然辩 证法研 究,2000, (12)
|
[8] |
谢希波.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上海: 上海科普出版社, 1999
|
[9] |
方荣. 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 新华文摘, 2001, (4)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