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2015, Vol. 36 Issue (14): 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30160
 知识介绍 |
走近放射性药物化学——学习和认识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
张淑贤1,2, 乔晋萍1,2, 李崧2,4, 朱霖1,2,3
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工程中心 北京 100875;
3.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北京 100069;
4.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 100875
Approaching Radio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Learning and Acquiring the Knowledge of Positron Radionuclide Labelled Radiopharmaceuticals
ZHANG Shu-Xian1,2, QIAO Jin-Ping1,2, LI Song2,4, ZHU Lin1,2,3
1. College of Chemistry, Key Laboratory of Radiopharmaceutica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Engineering Center of Radiopharmaceutical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Beijing Institute for Brain Disorders,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4. Analytical and Testing Center,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全文: PDF (1569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其开发和临床转化是PET诊断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简要介绍PET显像原理及其安全性、PET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区别,阐述放射性药物合成、标记及其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普及放射性药物及其PET显像技术的相关知识。可供教师选用于教学参考,拓展学生化学应用视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淑贤
乔晋萍
李崧
朱霖
关键词: 放射性药物化学PET显像自动化合成    
    
基金资助:国家973计划:“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2011CB504105);国家863计划:“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SS2012AA020831)
通讯作者: 朱霖     E-mail: zhulin@bnu.edu.cn
引用本文:   
张淑贤, 乔晋萍, 李崧, 朱霖. 走近放射性药物化学——学习和认识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14): 1-5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