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2016, Vol. 37 Issue (6): 77-8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100030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与研究现状
潘炳力, 高嘉屿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Arteannuin and Its Derivatives
PAN Bing-Li, GAO Jia-Yu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China
全文: PDF (956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背景资料

摘要:2015年,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成为我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本文回顾了青蒿素作为高效抗疟药的发展历程,并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发现过程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概述。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潘炳力
高嘉屿
关键词: 诺贝尔奖青蒿素结构分析提取工艺    
    
通讯作者: 潘炳力     E-mail: pblhaust@126.com
引用本文:   
潘炳力, 高嘉屿. 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与研究现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6, 37(6): 77-80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