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评价
|
|
|
|
|
|
材料化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
陈万平 |
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8 |
|
Design of Course Content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CHEN Wan-Ping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418008, China |
|
摘要: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对应课程内容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从材料化学学科概念和课程知识点的认知出发,以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表征等4个方面作为材料化学的课程内容,以材料的制备为核心内容,阐述了4个方面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期建立材料化学独立而普适的课程内容体系。
|
|
关键词: 材料化学,
课程内容,
内容设计
|
|
基金资助: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291-458);怀化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19-37) |
通讯作者:
陈万平,E-mail:cwp0918@aliyun.com
E-mail: cwp0918@aliyun.com
|
引用本文: |
陈万平. 材料化学课程内容的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0): 5-10
|
|
[1] |
Cahn R W.走进材料科学.杨柯,徐坚,冼爱平,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
[2] |
彭正合,彭天右,王成刚,等.材料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
[3] |
曾兆华,杨建文.材料化学.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
[4] |
柳云骐,罗根祥,孙海翔.材料化学.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
|
[5] |
赵志凤,毕建聪,宿辉.材料化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
[6] |
沈培康,孟辉.材料化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
[7] |
宿辉.材料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8] |
高延敏,郑传波,陈立庄.材料化学.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
[9] |
李奇,陈光巨.材料化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10] |
朱光明,秦华宇.材料化学.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
[11] |
李松林,黄劲松,袁勇,等.材料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
[12] |
周志华,金安定,赵波,等.材料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13] |
唐小真,杨宏秀,丁马太.材料化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14] |
杨兴钰.材料化学导论.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5] |
邓启刚,席慧智,刘爱东.材料化学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1
|
[16] |
丁马太.材料化学导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
[17] |
季惠明.无机材料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
[18] |
林建华,荆西平.无机材料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19] |
曾人杰.无机材料化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
[20] |
田顺宝,林祖纕,祝炳和,等.无机材料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
[21] |
法尔曼(Bradley. D. Fahlman). 材料化学(影印版,英文版).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22] |
张逢星,李珺,催斌.首届全国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暨"211、985"高校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72-74
|
[23] |
朱光明.大学化学,2004,19(6):16-18
|
[24] |
陈万平.大学化学,2016,31(12):21-25
|
[25] |
West A R.固体化学及其应用.苏勉曾,谢高阳,申泮文,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