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问题讨论与思考
|
|
|
|
|
|
五氧化二磷使乙醇脱水的实证探索与反思 |
王金龙1,2, 鞠东胜1 |
1. 扬州中学 225009;
2. 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心, 江苏扬州 225009 |
|
|
摘要:通过实验探究和文献分析,说明五氧化二磷具有强脱水性,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磷酸氢乙酯和磷酸二乙酯,不是乙醇脱水的催化剂,分析了造成人们错误认识的原因。
|
|
关键词: 脱水性,
烷基磷酸酯,
醇解反应,
乙醇脱水,
五氧化二磷
|
|
引用本文: |
王金龙, 鞠东胜. 五氧化二磷使乙醇脱水的实证探索与反思[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1): 69-71
|
|
[1] |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第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9
|
[2] |
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下册).第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42
|
[3] |
项斯芬,严宣申,曹庭礼等.无机化学:第四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66
|
[4] |
傅明权,李茜,杨静等. 表面活性剂工业,1998,(4):12-16
|
[5] |
冯雍,师华,熊家锦等. 日用化学工业,2005,(2):75-77,80
|
[6] |
王清成,张欢,杨定明等. 精细化工,1998(2):46-48
|
[7] |
袁加程. 化学教学,2004,(6):3
|
[8] |
刘波,王程杰. 化学教学,2007,(5):12
|
[9] |
王金龙,鞠东胜. 中学化学,2008,(8):23
|
[10] |
徐寿昌主编. 有机化学.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28,226
|
[11] |
朱玉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同开创化学教育新局面. ht tp:/ /www1hxjy.org/ index.asp? xAct ion = xReadNew s &New sID= 223. 2009)04)07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