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 
																		 
									
										
		  							 
          							
		  							
    
	|
 
	
	
	
	  
        						 
      						
      					 
  					 
					
    					 
   					 
   										
    					基于虚拟角色对话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以“分析化学实验”为例  
  					 
  					  										
						李丽萍1** , 卢晓东2 , 苏效仟1 , 赵芳祺3  
					 
															
						1.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048; 
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71; 
3.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北京 100037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 via Virtual Role-Based Dialogue: The Cas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LI Li-Ping1** , LU Xiao-Dong2 , SU Xiao-Qian1 , ZHAO Fang-Qi3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3.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China 
					   
									
				
				
					
						
							
								
									
										
											
                        					 
												
													
													    
													    	
									 
								 
								
																										
													    
													    		                            																		 
  														 
		                            																	    摘要: 针对在线课程易于浅层化的挑战,本研究创造性地引入虚拟角色对话用于在线课程的资源建设。研究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师问-生答”等多种师生对话设计以及学习者抽样访谈的质性评测。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见的独白讲授式教学方式,虚拟角色对话式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在线课程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发兴趣和维持注意力,分解认知负荷;教学对话给学生的代入感和认知冲突可以促进“冲突—反思—生成建构”的深度学习过程和高阶思维发展。初学者对虚拟角色对话教学方式的在线课程资源表现出了显著偏好,有利于其在学科入门课程和翻转课堂中应用。质性测评阶段的研究结论在课程投入使用后也得到了初步的量化验证,未来“师问-生陷入沉思”“生问-师难以定论”等对话设计有助于创新思维培养,是课程资源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在线课程 , 
																																对话教学 , 
																																分析化学实验 , 
																																认知负荷 , 
																																创新思维  
																																  
															 
														 
																												
														
															
															    															        
															    															 
														 
														 																												
															基金资助: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教育功能系统研究”(17JGWT0004);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7000020124G165)资助的阶段性成果;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通讯作者: 
																** E-mail:LipingLi@cnu.edu.cn   
																													     		 
													     	 
														 
																																									
													
														
															引用本文:     
														 
														
															
																李丽萍, 卢晓东, 苏效仟, 赵芳祺. 基于虚拟角色对话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以“分析化学实验”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6):                         	80-86
                             
															 
														 
														 
														
														
													
												 
												
												
													
																																													
																	[1] 
																	 
														     			汪琼.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3):37-43
														     																	     
																	 
																  
																															
																	[2] 
																	 
														     			杨丽,张立国.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5):56-62
														     																	     
																	 
																  
																															
																	[3] 
																	 
														     			谢爱娟,罗士平,马江权,等.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18):35-38
														     																	     
																	 
																  
																															
																	[4] 
																	 
														     			谢爱娟,陶宇炜,罗士平,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14):44-48
														     																	     
																	 
																  
																															
																	[5] 
																	 
														     			刘梅,朱鹏飞,张世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12):26-29
														     																	     
																	 
																  
																															
																	[6] 
																	 
														     			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 中国电化教育, 2015(11):28-34
														     																	     
																	 
																  
																															
																	[7] 
																	 
														     			王济军.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1):44-49
														     																	     
																	 
																  
																															
																	[8] 
																	 
														     			马志强,苏珊,张彤彤.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1):74-80
														     																	     
																	 
																  
																															
																	[9] 
																	 
														     			周媛,韩彦凤.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11):101-107
														     																	     
																	 
																  
																															
																	[10] 
																	 
														     			梁云真.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9):68-76
														     																	     
																	 
																  
																															
																	[11] 
																	 
														     			吴秀娟,张浩. 远程教育杂志, 2015(4):67-74
														     																	     
																	 
																  
																															
																	[12] 
																	 
														     			张传燧. 教师教育研究, 2006, 18(6):62-66
														     																	     
																	 
																  
																															
																	[13] 
																	 
														     			甘民.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27(3):19-22
														     																	     
																	 
																  
																															
																	[14] 
																	 
														     			马忠,黄建军. 中国大学教学, 2013(4):1-6
														     																	     
																	 
																  
																															
																	[15] 
																	 
														     			保罗·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5-50
														     																	     
																	 
																  
																															
																	[16] 
																	 
														     			李镓,陈飞扬. 中国青年研究, 2018(6):20-25
														     																	     
																	 
																  
																															
																	[17] 
																	 
														     			卢晓东. 教育学术月刊, 201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