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
 
	
	
	
	  
        						 
      						
      					 
  					 
					
    					 
   					 
   										
    					高校涉化类专业安全教育实效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任笑红1 , 范江洋2 , 夏淑倩2 , 李梦婷1 , 王晓艳1**  
					 
															
						1.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384; 
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35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Safety Education on Chemistry Undergraduate in University: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Example  
  					 
  					  					  					
						REN Xiao-Hong1 , FAN Jiang-Yang2 , XIA Shu-Qian2 , LI Meng-Ting1 , WANG Xiao-Yan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摘要: 为考察高校涉化类专业安全教育实效,对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化学专业的态度、兴趣、安全意识、安全经验、安全行为等。调查结果表明:安全意识方面,不同年级差异显著;化学恐惧和安全行为方面,不同性别差异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安全意识/能力及化学兴趣与安全行为显著正相关。根据统计分析,提出以下提升策略:注重安全教育的持续性;关注学生心理安全;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涉化类专业 , 
																																安全教育 , 
																																提升策略  
																																  
															 
														 
																												
														
															
															    															        
															    															 
														 
														 																												
															基金资助: *天津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D19-05) 
														 
																											    														
															
															通讯作者: 
																** E-mail: wangxiaoyantj@126.com   
																													     		 
													     	 
														 
																																									
													
														
															引用本文:     
														 
														
															
																任笑红, 范江洋, 夏淑倩, 李梦婷, 王晓艳. 高校涉化类专业安全教育实效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6):                         	87-92
                             
															 
														 
														 
														
														
													
												 
												
												
													
																																													
																	[1] 
																	 
														     			李恩敬.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11, 28(2): 198-200, 210
														     																	     
																	 
																  
																															
																	[2] 
																	 
														     			刘义,印佳,王苹,等.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8): 77-81
														     																	     
																	 
																  
																															
																	[3] 
																	 
														     			王周, 赖瑢, 彭敏, 等. 大学化学, 2018, 33(10): 39-44
														     																	     
																	 
																  
																															
																	[4] 
																	 
														     			柏玲, 黄镇东. 实验室科学, 2019, 22(1): 218-220
														     																	     
																	 
																  
																															
																	[5] 
																	 
														     			Fivizzani K P. Journal of Chemical Health & Safety, 2016, 23(5): 18-20
														     																	     
																	 
																  
																															
																	[6] 
																	 
														     			Hill R H.Journal of Chemical Health & Safety, 2018, 25(2): 12-17
														     																	     
																	 
																  
																															
																	[7] 
																	 
														     			陈希镇.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6
														     																	     
																	 
																  
																															
																	[8] 
																	 
														     			张鹏.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4
														     																	     
																	 
																  
																															
																	[9] 
																	 
														     			叶向, 李亚平. 统计数据分析基础教程——基于SPSS 20和Excel 2010的调查数据分析.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10] 
																	 
														     			贺敏.大学生安全素养实证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5:49
														     																						
																																							 
																																						 
																																     
																	 
																  
																															
																	[11]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12] 
																	 
														     			张润杰, 刘荣敏, 顾兴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35(4): 288-292
														     																	     
																	 
																  
																															
																	[13] 
																	 
														     			Sigmann S. Journal of Chemical Health & Safety, 2018, 25(3): 17-29
														     																	     
																	 
																  
																															
																	[14] 
																	 
														     			曾凡社.学生心理安全因素对化学实验影响的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55
														     																	     
																	 
																  
																															
																	[15] 
																	 
														     			高远, 张惠芹, 周骥平.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33(10): 7-9,18
														     																	     
																	 
																  
																															
																	[16] 
																	 
														     			高远, 张惠芹, 周骥平.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35(12): 292-295
														     																	     
																	 
																  
																															
																	[17] 
																	 
														     			李育佳, 章文伟, 章福平, 等.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7):232-234, 247
														     																	     
																	 
																  
																															
																	[18] 
																	 
														     			司占军, 张冬寒.中国轻工教育, 2019(1):47-50
														     																	     
																	 
																  
																															
																	[19] 
																	 
														     			向运琼.黑龙江教育, 2019(1/2):17-19
														     																	     
																	 
																  
																															
																	[20] 
																	 
														     			Gong Y. Safety Science, 2019, 111:17-21
														     																	     
																	 
																  
																															
																	[21] 
																	 
														     			李敏, 李自卫, 都焱.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4): 66-71
														     																	     
																	 
																  
																															
																	[22] 
																	 
														     			李敏, 李自卫.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 37(1): 280-283
														     																	     
																	 
																  
																															
																	[23] 
																	 
														     			Marin L S, Muñ oz-Osuna F O, Arvayo-Mata K L, et al. Journal of Chemical Health & Safety, 2019, 26(6):3-11
														     																	     
																	 
																  
																															
																	[24] 
																	 
														     			刘朝阳, 徐仲玉, 马小思, 等. 教育现代化, 2019, 6(7): 20-2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