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
|
|
|
|
| 碘元素概念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 |
| 袁振东*, 武丹 |
|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
|
|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odine Concept and Its Education Value |
| YUAN Zhen-Dong*, WU Dan |
| Institut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
|
|
摘要:通过对碘元素概念发展历程的考证可知,1813年,盖·吕萨克首次提出碘元素概念,但当时碘元素和碘单质概念界定不清。至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赋予碘元素新的含义,首次将碘原子和碘元素结合在一起。20世纪40年代,碘同位素的发现完善了碘元素概念,形成现代碘元素观念。在化学教育中,须让学生认识到碘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是元素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思想的演进史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史。
|
|
| 关键词: 碘元素概念,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教育价值
|
|
|
|
通讯作者:
*E-mail:yuanzhendong@126.com
|
| 引用本文: |
|
袁振东, 武丹. 碘元素概念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23): 109-113
|
|
| [1]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选修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21
|
| [2] |
田锡申. 科学大众,1964(6):222-223
|
| [3] |
唐建华. 化学教学,1995(12):11-14
|
| [4] |
Jaime Wisniak.Educación Quìmica,2002,13(3):206-213
|
| [5] |
M Farooq Wahab.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9,86(2):206
|
| [6] |
Louis Rosenfeld. Chemistry for Everyone,2000,77(8):984-987
|
| [7] |
(英)波义耳. 怀疑的化学家.袁江洋,译.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202
|
| [8] |
(法)拉瓦锡. 化学基础论.任定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
|
| [9] |
连冬花.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113-116
|
| [10] |
(英)约翰·格里宾. 科学简史从文艺复兴到星际探索.陈志辉,吴燕,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349
|
| [11] |
(英)道尔顿. 化学哲学新体系.李家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
| [12] |
冉克宁. 科学时代,2013(2):1-4
|
| [13] |
徐东梅. 物质构成的化学:漫谈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
| [14] |
袁翰青, 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 [15] |
黄儒经, 吴晓兰.打开原子的坚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11-112
|
| [16] |
Livingood J J,Seaborg G T.Modern Alchemy:Selected Papers of Glenn T Seaborg,1938:202
|
| [17] |
(美)G·T·西博格, W·R·科利.人与原子.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2:228
|
| [1] |
袁振东, 马铭阳. 钾元素概念的发展史及其意义[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22): 109-1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