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
|
|
|
|
|
我国化学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40年:特征、问题与趋势* |
方洁**, 李丹清, 陈宇灵 |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
|
Studies of Models and Modeling in Chemistry Instruction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in China: Features, Problems and Trends |
FANG Jie**, LI Dan-Qing, CHEN Yu-Ling |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
|
摘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40年来我国4大化学教育教学类期刊中有关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的22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化学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等,进一步对重要文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4个阶段依次呈现出制作实物模型辅助抽象理解、运用思想模型渗透模型方法、基于认识模型实施建模教学、旨向模型认知开展本土研究等特征。但在我国化学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尚存在本土化研究基础薄弱、深入课堂内部的建模教学研究不足、对教师建模教学能力测评研究匮乏、对学生建模认知过程探查有所忽视以及研究范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未来还有待进一步结合学科特征深化建模教学本土化研究、聚焦课堂探析建模教学历程、关注教师的元建模知识并建立与理论研究者的联系、拓展研究视角,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
|
|
关键词: 化学模型,
建模教学,
模型认知,
化学教学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项目“西北农村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编号:CAA170243);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促进学生模型认知素养发展的化学建模教学行动改进研究——以‘氯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编号:2021KYZZ02026) |
通讯作者:
**E-mail:529462313@qq.com
|
引用本文: |
方洁, 李丹清, 陈宇灵. 我国化学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40年:特征、问题与趋势*[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5): 108-114
|
|
[1] |
王晶,郑长龙.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
|
[2] |
邹国华,童文昭,杨梓生. 化学教学,2021(3):24-28
|
[3] |
史凡,王磊. 全球教育展望,2019,48(5):105-116
|
[4] |
张晋,毕华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3):27-32
|
[5] |
梁英豪. 化学教育,2010,31(7):11-15
|
[6] |
于明全. 化学教育,1981,2(2):36
|
[7] |
竺际舜. 化学教育,1987,8(2):44
|
[8] |
王汝坦. 化学教育,1988,9(6):32
|
[9] |
刘传生,陈锡恩,齐传民. 化学教育,1990,11(4):9-11
|
[10] |
廖正衡. 化学教育,1996,17(1):11-15
|
[11] |
陈茂林. 化学教学,1994(2):42-43
|
[12] |
王金福. 化学教育,2000,21(9):3-4,7
|
[13] |
朱心奇. 化学教育,2005,26(5):31-33
|
[14] |
熊祥胜.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6):49-50
|
[15] |
杨学萍,孙夕礼. 化学教学,2007(5):75-77
|
[16] |
张克龙.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4):33-35
|
[17] |
张颖.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8):23-24
|
[18] |
王敬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3):20-21
|
[19] |
汪文翔. 化学教育,2004,25(12):32-33
|
[20] |
王磊,姜言霞,支瑶,等. 化学教育,2012,33(11):12-20
|
[21] |
李有恒,胡争艳. 化学教育,2006,27(2):42-43
|
[22] |
贾龙贤,王茜.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57-59
|
[23] |
魏锐. 化学教学,2005(10):40-42
|
[24] |
王滋旻.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7):12-13
|
[25] |
黄鸣春,王磊,宋晓敏,等. 化学教育,2013,34(11):12-18
|
[26] |
王维臻,王磊,支瑶,等. 化学教育,2014,35(1):34-40
|
[27] |
姜言霞,王磊,支瑶,等. 化学教育,2013,34(3):20-26
|
[28] |
陈进前. 化学教学,2020(5):9-15
|
[29] |
张钧如,李佳,李晓燕,等. 化学教学,2021(3):29-34
|
[30] |
王磊,郭晓丽,王澜,等. 化学教育,2015,36(5):15-21
|
[31] |
秦林,胡久华,支梅,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62-69
|
[32] |
上官庆景,阮雪丹.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9):69-74
|
[33] |
傅永超,王祖浩. 化学教学,2020(4):41-45
|
[34] |
石鹏. 化学教育,2016,37(23):37-40
|
[35] |
杨玉琴. 化学教学,2017(7):9-14
|
[36] |
史凡,王磊. 外国教育研究,2019,46(5):89-103
|
[37] |
于少华,林博娇,王磊,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5):60-6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