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促进模型建构的化学教学*——沉淀溶解平衡 |
朱成东**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61 |
|
Digital Experiment of Handheld Technology Promotes Model Construction in Chemical Teaching: Precipitation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
ZHU Cheng-Dong** |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efei 230061, China |
|
摘要:创设了4组数字化实验情境,将较为抽象的沉淀溶解平衡转化为简单的曲线表征。学生主动解决与曲线相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认识了难溶电解质的“可溶”,建构了沉淀溶解平衡模型,通过定量计算理解了溶度积的概念,并利用Q与Ksp的关系判断平衡的移动。其中利用浊度传感器测浊度的数字化实验解决了向碳酸钙饱和溶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无法用肉眼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现象的难题。
|
|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
难溶电解质,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
模型认识
|
|
基金资助:*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化学教研员研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
通讯作者:
** E-mail:zhuchengd@163.com
|
引用本文: |
朱成东.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促进模型建构的化学教学*——沉淀溶解平衡[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9): 41-45
|
|
[1] |
王晶,毕华林.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选择性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
[2] |
张发新.化学教育,2016,37(17):39-42
|
[3] |
张弛.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65-69
|
[4] |
陈湘川,李灿.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4):48-49
|
[5] |
黄鸣春,王建林,苏鑫,等.化学教学,2018(11):47-51
|
[6] |
杨梅,胡尚生,袁廷新,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1):20-24
|
[7] |
曾凤英,潘祥泰.化学教与学,2014(8):91-93
|
[8] |
范德超,黄萍,杨国章,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77-81
|
[9] |
苏淑芬,杨发福.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107-112
|
[10] |
王磊,陈光巨.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选择性必修1).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