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
|
|
|
|
|
|
《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逻辑体系的建构*——基于教与学基本问题的视角 |
杨玉琴, 葛超, 王彦卿** |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7 |
|
Construction of Logical Structure of Chemistry Pedagogy Textbook System Based on Teaching-Learning Problem |
YANG Yu-Qin, GE Chao, WANG Yan-Qing**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an 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7, China |
|
摘要:教材内容及其体系影响其育人功能之发挥。以师范生未来从教问题为主线、中学化学教学基本问题为副线建构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的教材整体结构;以师范生课程学习问题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栏目建构基于案例载体的“学程式”教材体例结构。力求通过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相统一的教材结构实现课程实践主体——人的融通,实践内容——课程的融通和实践过程——环节的融通,使化学教学论课程能够在“强师计划”中发挥其应有功能。
|
|
关键词: 教与学基本问题,
化学教学论,
教材体系,
教材结构
|
|
基金资助:*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SYYB200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B/2022/01/27)的研究成果 |
通讯作者:
**E-mail: wyqing76@126.com
|
引用本文: |
杨玉琴, 葛超, 王彦卿. 《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逻辑体系的建构*——基于教与学基本问题的视角[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0): 65-70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 (2022-04-11) [2023-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
[2] |
梁永平.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12(1):24-32
|
[3] |
王克勤,盖立春,马建峰.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74-77
|
[4] |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前言
|
[5] |
毕华林. 化学教学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22:1,60-67
|
[6] |
刘知新.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9):28-34
|
[7] |
郑长龙.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9): 35-40
|
[8] |
杨玉琴. 化学教学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
|
[9]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434
|
[10] |
朱玉军, 王香凤.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 43(21): 7-12
|
[11] |
郑长龙.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5
|
[12] |
李新, 石鸥.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8): 25-29
|
[13] |
杨玉琴, 吕荣冠, 王彦卿.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 43(10): 84-89
|
[14] |
李明高.课程·教材·教法, 2017, 37(1): 108-1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