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评价
|
|
|
|
|
|
高中化学新教科书中技术内容的编排分析与比较——工业合成氨 |
陈曦, 耿淑玲*, 刘思佳 |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
|
Arrangem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Industrial Synthetic Ammonia” in New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xtbooks |
CHEN Xi, GENG Shu-Ling*, LIU Si-Jia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 China |
|
摘要:“工业合成氨”是教科书中典型的技术内容。从纵向和横向2个维度对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等高中化学新教科书中的“工业合成氨”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纵向分析发现,3版教科书由必修阶段注重简单、真实的感性认识过渡到选择性必修阶段注重培养复杂、严谨的理性判断能力,体现学习进阶过程。通过内容分布、图像表征、栏目设置等3个方面的横向比较发现,3版教科书均以技术知识为主,苏教版中的技术内容较为简要;人教版图像表征较好;鲁科版栏目设置数量多且广泛。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教科书编写:丰富技术内容,体现技术发展历程;优化图像选择,促进有意义理解。建议教学:遵循编写顺序,注重技术内容的延展;重视工业流程图,渗透思维方法。
|
|
关键词: 技术内容,
高中化学新教科书,
编排分析,
工业合成氨
|
|
通讯作者:
*E-mail:gengshuling@163.com
|
引用本文: |
陈曦, 耿淑玲, 刘思佳. 高中化学新教科书中技术内容的编排分析与比较——工业合成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19): 10-17
|
|
[1] |
王秀红,高晓伟,李艳梅.化学教育,2005,26(1):21-23
|
[2] |
刘淑君.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10
|
[3] |
叶玲.三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教科书中技术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16-17
|
[4] |
龚亚奇.《化学与技术》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11
|
[5] |
刘克文,魏锐,王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3-6
|
[6] |
齐晓.《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10
|
[7] |
王晶,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二册(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
[8] |
江顺.化学教学,2017(4):55-58
|
[9] |
于淼,骆红山,吴俊明.化学教学,2013(5):7-9
|
[10] |
韩梅,艾宁.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3):6-10
|
[11] |
Slough S W,McTigue E M,Kim S,et al.Reading Psychology,2010,31(3):301-325
|
[12] |
Vekiri I.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02,14(3):261-312
|
[13] |
王成然,魏冰.物理教师,2022,43(10):71-76
|
[14] |
杜婉怡,王静,周爱菊,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5):1-7
|
[15] |
王晶,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选择性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5-46
|
[16] |
Wu H-K,Shah P.Science Education,2004,88(3):465-492
|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7,33
|
[18] |
Kirschner P A.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2,12(1):1-10
|
[19] |
Nyachwaya J M,Gillaspie M.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6,17(1):58-71
|
[20] |
李平,杜金山.高效课堂的四大聚焦点(二).中国教师报,2016-10-12(7)
|
[21] |
赵雪,王智刚,姜言霞.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1-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