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化学观念统领下发展结构化思维的教学实践——配合物 |
马睿1*, 何彩霞2 |
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北京 100053; 2.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 100120 |
|
Teaching Practice of Developing Structured Think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Big Ideas: Complexes |
MA Rui1*, HE Cai-Xia2 |
1. Beijing No.66 High School, Beijing 100053,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20, China |
|
摘要:在配合物教学中,以“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为统领,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与认识物质的一般思路有机整合,实现了单元知识的整体架构。选取学生熟悉的关联性素材,创设启发性问题链,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搭建台阶,利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开展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宏微结合的视角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打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认识思路结构化,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及学科核心素养。
|
|
关键词: 化学观念,
结构化思维,
认识思路,
配合物,
教学设计
|
|
通讯作者:
*E-mail:3465955443@qq.com
|
引用本文: |
马睿, 何彩霞. 化学观念统领下发展结构化思维的教学实践——配合物[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3): 21-28
|
|
[1] |
叶修.学习的逻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77-81
|
[2] |
朱玉军,王香凤.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9-11
|
[3] |
王晶,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选择性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5-98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9
|
[5] |
张帅,袁廷新,张建强,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7):11-14
|
[6] |
保志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6):10-12
|
[7] |
李砚耘,谢海婷,邓阳.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50-54
|
[8] |
何彩霞.化学教学,2017(11):45-48
|
[9] |
胡先锦,贾彩燕.化学教与学,2013(9):19-20
|
[10] |
张平,樊会武,许虹宇.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3):62-63
|
[11] |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分子与细胞(生物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2
|
[12] |
王梓涵.华夏教师,2023(9):49-5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