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
国内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述评*
张笑言1** , 郑长龙2 , 钱胜3,4 , 胡成旭5
1.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2.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4; 3.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重庆 400015; 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吉林长春 130024; 5.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4
Review of Chemistry Teachers'Understanding of Subject in China
ZHANG Xiao-Yan1** , ZHENG Chang-Long2 , QIAN Sheng3,4 , HU Cheng-Xu5
1.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2.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3. Chongqing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15, China; 4.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5.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Changchun 130024, China
摘要: 学科理解是教师对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本原性、结构化认识。针对教师群体难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中学科能力难以提升的困境,学界以学科理解为突破口,展开了多方面研究。为了掌握学科理解研究进展与趋势,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139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聚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评价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科”的不同定位致使学科理解作用领域有所差异;学科理解路径趋同单一,有待探索多样化的理解路径;特定主题的学科理解注重问题导向,但研究主题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如何将学科理解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亟需理论阐述;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和能力中,学科认识维度有待加强。
关键词: 学科理解 ,
化学教师 ,
理论研究 ,
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8-01
基金资助: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揭榜领题”重大项目“学科理解视域下化学教学理论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SJY20220101)
通讯作者:
** E-mail:2921800747@qq.com
引用本文:
张笑言, 郑长龙, 钱胜, 胡成旭. 国内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述评* [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1): 117-121
[1]
2014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扬州市中学化学教学学术年会在扬州隆重举行.化学教与学,2015(1):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6
[3]
郑长龙.课程·教材·教法,2019,39(9):120-125
[4]
王伟,王后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09-113
[5]
张笑言,郑长龙,钱胜,等.化学教学,2023(6):25-30
[6]
王云生.基础教育课程,2019(24):72-77
[7]
肖中荣.化学教学,2020(1):8-11
[8]
吴俊杰,姜建文.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5):8-13
[9]
陈进前.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10-116
[10]
胡先锦,许锋华.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9):52-58
[11]
单媛媛,郑长龙.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1):123-129
[12]
张笑言,郑长龙.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7):54-59
[13]
胡林涛,赵雷洪,竺丽英,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3):84-90
[14]
白建娥,李奇,宋兆爽,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5):63-68
[15]
卞海燕,程萍.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47-52
[16]
单媛媛,郑长龙.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3):56-60
[17]
黄美荣,孙文东.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3):114-117
[18]
姜显光,郑长龙.化学教学,2022(4):9-13
[19]
郑长龙.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设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132-136
[20]
李雪源,郑长龙,陈彬,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9):22-27
[21]
景崤壁,耿瑞,丁珣,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7):117-120
[22]
王玲,郭晓琴,邢东阳,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3):35-42
[23]
庄严,郑长龙,赵红杰,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9):42-48
[24]
芦峰,郑长龙,赵红杰,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79-85
[25]
丁原梅,王桂芹,张笑言,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51-56
[26]
李强,孟丽慧,张笑言,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5):49-54
[27]
胡怡苹,王素琴.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88-95
[28]
张笑言,郑长龙.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2):124-130
[29]
洪清娟,张贤金.化学教学,2022(6):34-39
[30]
徐云云.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52-57
[31]
王伟,王后雄.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97-104
[32]
吴俊杰.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77-79
[33]
申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63-67
[34]
张利琦.关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平衡移动学科理解的探查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0
[35]
王伟.化学教学,2021(6):10-15
[36]
单媛媛.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175-177
[37]
盛诗涵.高中化学教师对“电化学”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74
[38]
秦丽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化学学科理解个案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43
[39]
杨彩云.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