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融入思政教育和模型认知的沉淀溶解平衡深度学习* ——盐碱地的改良
王红轩1** , 李伏刚2 , 左京平3 , 黄素兰1 , 黄满霞3
1.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 100013;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36; 3.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09
Deep Learning of Precipitation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Integrated into Civic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del Cognition: Improvement of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
WANG Hong-Xuan1** , LI Fu-Gang2 , ZUO Jing-Ping3 , HUANG Su-Lan1 , HUANG Man-Xia3
1. Beijing No.171 Middle School, Beijing 100013, China; 2. Beijing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6, China; 3.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9, China
摘要: 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主题,选择融入思政教育的“盐碱地的改良”为情境素材,并以此为整节课的挑战性任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在与问题的持续交互过程中,逐步建构盐碱地改良的研究思路、建构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发展验证性实验模型,实现了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原理等具体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同时实现了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核心观念的结构化。通过对改良方案的逐步分析、反思、更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有序性、发散性与创新性。本节课有效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思政教育 ,
沉淀溶解平衡 ,
深度学习 ,
盐碱地的改良 ,
教学设计
收稿日期: 2025-01-22
基金资助: *中国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基于高中生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201900171806B);2023年度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xxkxkt2023dc011);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202211000801B)
通讯作者:
**E-mail:wanghongxuan171@126.com
引用本文:
王红轩, 李伏刚, 左京平, 黄素兰, 黄满霞. 融入思政教育和模型认知的沉淀溶解平衡深度学习* ——盐碱地的改良[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9): 37-44
[1]
王玉婷,王素琴,黎泓波,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3):79-84
[2]
朱成东.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9):41-45
[3]
张弛.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65-69
[4]
杜博,沈子稚,肖艳.化学教学,2021(6):61-65
[5]
胡天娇,王后雄.化学教学,2023(9):29-34,92
[6]
王书海,孙影,徐泓.化学教学,2023(9):20-24
[7]
王娜,黄丹,张莹,等.中国科技信息,2024(9):31-34
[8]
胡久华,罗滨,陈颖.课程·教材·教法,2017,37(3):90-96
[9]
杨向东.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案例.中国教育报,2008-05-30(5)
[10]
田荣荣,张文超,李烨,等.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28(6):736-748
[11]
卫星星,职国娟,贾瑞虹,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6):80-85
[12]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3
[14]
朱玉军,王香凤.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