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基于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模型揭秘分子机器运转的奥秘* ——“超分子”教学设计
孟丽慧1** , 王静2,3 , 李川3 , 李艳灵3
1.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051; 2.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1; 3.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Revealing the Mysteries of Molecular Machine Operation Based on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Particles: Teaching Design of Supramolecular
MENG Li-Hui1** , WANG Jing2,3 , LI Chuan3 , LI Yan-Ling3
1. Shijiazhuang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2. Shijiazhuang No.1 Middle School,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3.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摘要: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和已有超分子的教学研究,发现强化教师对超分子内容的学科理解,挖掘其学科价值和教学价值,是开展超分子教学的重要前提。提出基于微粒间相互作用理解教学内容,建构基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认识模型,并据此设计出清晰的学生认识进阶路径。以化学史为情境,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任务,丰富学生认识视角,形成认识思路,实现由“分子构建”到“分子组合”化学思维方式的跨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模型具有统摄性,能够为开展相关教学内容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粒间相互作用 ,
认识模型 ,
认识进阶 ,
超分子 ,
分子机器
收稿日期: 2025-02-27
基金资助: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大概念引领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2106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面向智能时代的中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标准研究”(项目批准号:BTA240235);河北省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项目“指向科学实践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开发”(项目编号:KCJSZ2024047);河北省教育厅2024年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开发”(项目编号:KCJSZ2024046)
通讯作者:
**E-mail:mlhlej@163.com
引用本文:
孟丽慧, 王静, 李川, 李艳灵. 基于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模型揭秘分子机器运转的奥秘* ——“超分子”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9): 52-62
[1]
(美)21世纪化学科学的挑战委员会. 超越分子前沿:化学与化学工程面临的挑战.陈尔强,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0-44
[3]
苑凌云,岳文虹,邓阳.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5):17
[4]
卓峻峭.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5):41-46
[5]
孙姝萌,包朝龙,王强,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1):34-38
[6]
崔英敏,吕刚.现代物理知识,2006 (3):3-6
[7]
王磊,郭晓丽,王澜,等.化学教育,2015,36 (5):15- 21
[8]
解宏伟,王秀红,于志民,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3):37-44
[9]
陈进前.课程·教材·教法,2020,40 (4):108
[10]
Yang Liu-Pan,Jia Fei,Cui Jie-Shun,et al. Organic Letters,2017,19(11):2945-2948
[11]
Elizarov A M, Chiu S, Stoddart J F T.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2,67(26):9175-9181
[12]
Muraoka T,Kinbara K,Aida T.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07(14):1441-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