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
|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基于科学教育政策文本的深度分析
邢文媛1,2 , 陈凯1** , 陈博3 , 夏晶4
1.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1171; 2.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南京 210014; 3.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4.东莞市大岭山新风中学 广东东莞 523819
Developm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hina: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Science Education Policy Documents
XING Wen-Yuan1,2 , CHEN Kai1** , CHEN Bo3 , XIA Jing4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211171, China; 2.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14, China; 3.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4. Dalingshan Xinfeng Middle School, Dongguan 523819, China
摘要: 对近年国家科学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中国科学教育正在经历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创新文化涵养为核心的整体转型:国家既强调普惠提升科学素养,又聚焦科学精神与社会文明的深度融合,体现个体发展、战略支撑、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课程改革过程中愈加强化科学实践,全域科学教育生态正在建设,评价机制有待跟进,并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城乡差距;未来将通过师资专业化建设、资源均衡配置、督导和经费支持制度保障推动政策落地。
关键词: 科学教育 ,
科学素质 ,
科学普及 ,
教育政策 ,
科学精神 ,
科学实践
收稿日期: 2025-03-11
基金资助: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重点课题“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科普教育比较研究——基于多维视角的实证研究范式”(课题编号:B/2021/01/61);南京市属高校 “十四五”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化学类专业思创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通讯作者:
** E-mail:zhenjiangchenkai@126.com
引用本文:
邢文媛, 陈凯, 陈博, 夏晶.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基于科学教育政策文本的深度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21): 123-128
[1]
郑永和,张登博,管彤彤,等.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9):3-11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OL].(2021-06-03)[2024-05-12].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3]
李健,薛二勇,张俊姣.中国电化教育,2024(7):1-7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EB/OL].(2022-09-04)[2024-05-12]. https://www. 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10610.htm.
[5]
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科普研究,2023,18(3):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25-01-16)[2025-01-22].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7000414.htm.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EB/OL].(2022-05-19)[2024-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2205/ t20220525_630368.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EB/OL].(2021-12-02)[2024-05-1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112/t20211214_587188.html.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EB/OL].(2024-09-03)[2025-07-12]. https:// hudong. moe.gov.cn/jyb_xwfb/s5148/202409/t20240903_ 1148684. html.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EB/OL].(2025-01-09)[2025-07-12].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9913. htm.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科学教育新课标发布一年多来,多地积极探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提升科学育人水平[EB/OL].(2023-07-14)[2025-07-12]. http://www. moe.gov.cn/jyb_xwfb/s5147/202307/t20230714_1068807. html
[12]
朱玉军.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3):127
[13]
王新福,高文蓓,凌一洲.化学教育(中英文),2025,46(1):77-82
[14]
朱玉军,郑长龙.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1):127
[15]
郑永和,杨宣洋,苏洵.远程教育杂志,2024,42(2):20-25
[16]
缪巧玲,王继新,田俊,等.现代远距离教育,2024(4):29-38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5-05-27]. https://www.gov.cn/zhengce/ 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18]
郭丛斌,吴宇川,沙桀民,等.中国教育学刊,2024(6):77-83
[19]
郭时印,张晓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6):149-155
[20]
胡源龙,李佳,汪灵娇.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5):49
[21]
范佳午.福建教育,2025(10):19-22
[22]
朱晶,姜雪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8):50-63
[23]
陈凯,林佳依,陈博.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7):76-84
[24]
王明,宋黎阳,郑念.中国科技论坛,2024(5):13-21,43
[25]
刘琴.人民教育,2025(Z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