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教学研究
|
|
|
|
|
|
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生缄默知识的策略 |
王保强 |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221400 |
|
Strategies of Using Students’ Tacit Knowledge in Chemistry Teaching |
WANG Bao-Qiang |
|
摘要:探讨了缄默知识的特征和学生的缄默知识的生成机制及其发展,提出了合理利用学生的缄默知识策略: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缄默知识;采用探究教学、对话教学,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充分显性化;课后让学生缄默知识继续得到发展。
|
|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缄默知识,
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
对话教学
|
|
基金资助:中国化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化学教学中学生隐性知识生成的互动性研究”(编号:HJ2012-0037)的阶段研究成果 |
通讯作者:
王保强,E-mail:jswbq@163.com
E-mail: jswbq@163.com
|
引用本文: |
王保强. 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生缄默知识的策略[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7): 22-25
|
|
[1] |
岳定权.江苏教育研究, 2012(6A):35
|
[2] |
向葵花.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10):23
|
[3] |
陈世华, 董丰钧.化学教育, 2002, 23(11):4
|
[4] |
龙琪, 马春生.化学教育, 2012, 33(11):7
|
[5] |
周改英.化学教育, 2012, 33(11):47
|
[6] |
向葵花.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25(1):55
|
[7] |
王更飞.化学教育, 2012, 33(10):21-22
|
[8] |
高家诚, 唐祁峰, 陈小华.动能材料, 2012, 43(17):2329
|
[9] |
何如涛.化学教学, 2009(11):23
|
[1] |
刘琳然, 文静, 冉鸣.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实验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7): 61-63. |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