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专论
|
|
|
|
|
|
试论教学情境理论的非逻辑起点 |
张秀球 |
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 330025 |
|
|
摘要:教学情境理论的实质是调动了非逻辑思维,在理由不充分的科学背景下超越逻辑,得出概然性结论。教学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动机,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意志力,发展了他们的科学直觉能力。情境认知过程中,心理能量的6种因素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强弱关系;利用好它们的关系与地位可以设计功能不同的情境,有利于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同时,情境中的非逻辑思维因素也是培养学生智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启发性,
心理能量,
非逻辑思维
|
|
基金资助:2011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重点课题(AE11-017)“新课程背景下情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引用本文: |
张秀球. 试论教学情境理论的非逻辑起点[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2, 33(12): 6-8
|
|
[1] |
王德胜.化学方法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52-61
|
[2] |
余华东.论智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7-127
|
[3] |
(美)约翰·L.卡斯蒂,(奥)维尔纳·德波利著.逻辑人生.刘晓力,叶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6
|
[4] |
(英)玛格丽特·A.博登编.人工智能哲学.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3-95
|
[5] |
(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6-67
|
[6] |
(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著.教育想象.李雁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5-410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