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国内外信息
|
|
|
|
|
|
我国台湾地区“化学概念”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3所师范院校1999至2008年的硕博士论文为例 |
黄海清1,2, 钱扬义2 |
1.广东广州市广雅中学 510160;
2.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 510006 |
|
|
摘要:通过搜索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3所师范院校1999至2008年10年内化学概念的网络版硕博士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化学概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揭示我国台湾地区化学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的特点。
|
|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化学概念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类型,
内容分析,
迷思概念
|
|
通讯作者:
钱扬义,E-mail:qianyy@scnu.edu.cn
E-mail: qianyy@scnu.edu.cn
|
引用本文: |
黄海清, 钱扬义. 我国台湾地区“化学概念”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3所师范院校1999至2008年的硕博士论文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4): 72-75,80
|
|
[1] |
毕华林.化学教育,1996,(9):23-25
|
[2] |
陶保平.研究设计.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3] |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
[4] |
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 专题与案例.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5] |
刘俊庚.迷思概念与概念改变教学策略之文献分析,以概念构图和后设分析模式探讨其意涵与影响.台湾: 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2001
|
[6] |
邱美虹.科学教育学刊,2000,8(1):2-34
|
[7] |
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的原理与方法.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8] |
黄万居.台湾地区国小学生酸碱概念之研究.台湾: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2002
|
[9] |
Treagust D F.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1986,16: 199-207
|
[10] |
Treagust D 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88,10(2):159-169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