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教学
|
|
|
|
|
|
臭氧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设计与实践 |
张琳, 肖玫, 程微, 李进军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
|
Design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oriented Experiment: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Ozone |
ZHANG Lin, XIAO Mei, CHENG Wei, LI Jin-Jun |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
|
摘要:在自行研制的臭氧分流式供气实验装置上,以有机磷农药草甘膦为对象,设计了一套研究臭氧氧化性能的教学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包括臭氧发生量的测定、草甘膦降解产物正磷酸根离子的测定、草甘膦的转化率计算以及草甘膦转化率随氧化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的绘制。通过实验,学生能深刻认识和掌握臭氧的氧化性能及其研究方法。该研究型实验设计新颖、实用,已经成功用于本科生环境化学教学实验。
|
|
关键词: 臭氧,
氧化性,
有机磷农药,
教学实验
|
|
基金资助:武汉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2014-3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项目(2014016) |
通讯作者:
李进军
E-mail: ljjcbacademy@163.com
|
引用本文: |
张琳, 肖玫, 程微, 李进军. 臭氧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实验设计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18): 31-34
|
|
[1] |
闫岩,胡浩. 广州化工, 2012(16):33-35
|
[2] |
李昂,李燕, 孙少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9): 20-24
|
[3] |
李娜, 牛梅红. 上海造纸,2008(5): 20-22
|
[4] |
任汉文,蔡璇, 朱煜, 等. 给水排水, 2011, 37(增刊): 207-211
|
[5] |
王祥勇,陈洪斌, 阮久丽. 水处理技术, 2010(4): 19-23
|
[6] |
Chen J Y, Lin Y J, Kuo W C. J. Food Eng., 2013(3): 404-411
|
[7] |
董欣,康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6): 6
|
[8] |
Broséus R, Vincent S, Aboulfadl K, et al. Water Research, 2009(18): 4707-4717
|
[9] |
钱正刚,黄新文, 何志桥,等. 水处理技术, 2006(3): 29-31
|
[10] |
史惠样,赵伟荣, 汪大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6): 734-738
|
[11] |
赵晓宁,林少彬, 路凯. 现代科学仪器, 2005,4: 62-63
|
[12] |
申元丽,马金锋, 赵旭, 等. 环境科学学报,2011(8): 1647-1652
|
[13] |
凌文翠,张涛, 强志民. 环境工程学报, 2011(12): 2641-2646
|
|
|
|